第六百四十二章 拒止援兵(第2/4頁)

李泌輕聲道:“陛下,唯今有兩計,一是陛下遷都,將都城遷往蜀中益州,靠蜀地崇山天險為屏障,從此只經營蜀地,將大好河山拱手讓他,以求自保。”

李亨陰沉著臉道:“第二計呢?”

“繼續調撥藩鎮兵馬赴京勤王,賭上國運,與顧青一決死戰,在此之前,陛下當阻止顧青殲滅史思明所部,史思明對咱們有大用處,不能任由顧青將他殲剿了。”

李亨慍怒道:“朕難道不知麽?可朕何來的兵將?”

李泌輕聲道:“陛下莫忘了,太極宮和興慶宮裏,仍有三萬朔方軍……”

李亨和殿內眾臣一愣,三萬朔方軍是李亨最後的底牌,是他如今唯一的倚仗了。

“三萬朔方軍若出宮阻止顧青,朕的太極宮怎麽辦?”

李泌輕笑道:“陛下怕留守長安的安西軍對陛下不利?陛下多慮了,留守長安的安西軍斷然不敢對陛下無禮,臣說句不中聽的話,若顧青想對陛下不利,早就做了,不必等到今日,臣可以肯定,顧青暫時沒有推翻陛下和李唐江山的意圖。”

“所以,三萬朔方軍遣往黃河北岸,臣可保證太極宮仍安然無虞。”

李亨猶豫半晌,終於狠狠一咬牙:“朕不能再等,也不能再隱忍了,否則,朕與囚於籠中的鳥何異?賭一把!”

李泌緊接著道:“臣建議派郭大元帥率朔方軍馳援史思明……”

李亨搖頭,冷著臉道:“郭子儀不合適。”

李泌不解地看著他,論如今在長安城的當世名將,郭子儀為何不合適?人家可是德高望重的天下兵馬大元帥。

再擡頭看到李亨那張陰雲密布的臉,李泌忽然驚覺。

安史之亂和顧青擅權後,李亨已徹底不信任朝中的任何武將了。

李泌暗嘆口氣,道:“陛下欲遣何人為將?”

李亨望向殿內的廣平王李豫,道:“豫兒,你去。”

李豫一愣,然後道:“是,父皇。”

李亨又道:“事不宜遲,馬上調動禁宮朔方軍兵馬出城,三日內必須到達黃河北岸,阻止顧青對史思明動手。”

“是。”

李豫轉身就走,跨出殿門便大聲呼喝傳令。

禁宮中的朔方軍被迅速集結起來,同時武庫向將士們發放戰馬和嶄新的兵器,戶部官員也打開了庫倉調撥糧草。

太極宮內兵馬異常調動,消息同一時間傳到了宮外。

城外安西軍大營內,留守長安的劉宏伯和李嗣業二人面沉如水,聽完將士的稟報後,劉宏伯冷冷一哼,道:“果然出事了,王爺離京前將咱們留在長安看來是有先見之明的,這位天子果真忍不住了。”

李嗣業咧嘴一笑:“有咱們在,朔方軍出不了長安的城門。”

劉宏伯點頭:“李將軍,我們必須馬上調動兵馬,將朔方軍攔在長安城內,若讓他們出了城,對王爺的戰局會有變數,你我萬死難恕其罪。”

李嗣業拍了拍胸脯道:“放心,我陌刀營三千人足夠留下朔方軍了,今日便教他們見識見識,何謂真正的‘精銳’。”

劉宏伯道:“如此,我也去調兵,陌刀營守住太極宮承天門金水橋,你們是第一道防線,我在朱雀大街布下一萬兵馬,是第二道防線,延興城門布下兩萬兵馬,是第三道防線,朔方軍若有本事突破我三道防線,算他厲害。”

二人議事畢,各自出營入城調動兵馬。

半個時辰後,一隊如狼似虎的安西軍將士忽然出現在朱雀大街,並開始對街上的行人商賈和百姓勸說離開,百姓商賈不明真相,卻也不敢多問,情知即將發生大事,於是非常配合地遠離了朱雀大街。

以往人流如潮的朱雀大街,在半個時辰內被清空,一萬安西軍將士列隊踏著整齊的腳步,飛快占領了朱雀大街,並在街中執戈列陣,嚴陣以待。

陌刀營將士也紛紛披甲出營,手執厚重的陌刀,冰冷的面甲上,只露出一雙冷酷的雙眼,盯著前方空無一人的承天門。

李嗣業披甲站在陣前,一手拎著特制的大陌刀,眼含戲謔地盯著承天門,冷笑道:“朔方軍太慢了,兵馬調動半天也不見出宮,這等身手反應,差我安西軍十萬八千裏,呵!”

話音剛落,承天門忽然打開,從裏面跑步出來一隊隊披甲將士,顯然朔方軍終於出宮了。

李嗣業哈哈一笑,大步迎了上去,獨自一人站在金水橋上,朝對面跑來的將士高舉起了手,暴烈大喝道:“朔方軍,止步!”

朔方軍將士剛出宮門便看到前方陣列整齊的陌刀營,正在猶疑間,李嗣業獨自一人高喊止步,不明所以的朔方軍將士不知不覺停下了腳步,陣列出現一陣混亂。

李嗣業面色冰冷,語如寒霜,喝道:“朔方軍將士,速速退回太極宮,否則你我必刀兵相見,同是袍澤,不要逼我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