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趁亂圈地(第2/3頁)

長安附近的州官縣令都被顧青召來了,在顧青的新宅前堂裏齊聚。

顧青是以尚書令的名義將他們召集來的,從朝堂規矩上來說,有些不合適,難民數量過於龐大,安置難民必須要發動朝議,由三省六部官員共同商議決定,再呈天子允準,最後才成為正式的政令頒布落實下去。

可笑的是,李亨推脫繁雜事多,已經索性將安置難民的事推給了顧青。

顧青知道他在忙什麽,他在忙著調兵遣將,忙著除掉安西軍。

難民在李亨的眼裏屬於沒有利益且費力不討好的事。

於是顧青索性接管了安置難民的事,尚書令的官職終於派上了用場。

關中河南兩道官員大多在場,每個人在顧青面前都畢恭畢敬,雖然沒在長安當官,但長安城裏的詭譎風聲早已傳得天下皆知。

當今天子與這位手握兵權的年輕權臣之間可有著不小的矛盾,幾乎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很多州官刺史治下最近都有一些地方駐軍的調動跡象,這些兵馬調動是為了針對誰,每個人心裏都清楚。

無論將來的勝利者是天子還是眼前這位權臣,作為地方官來說,都是不宜太早站隊的,所以官員們在顧青面前也絕無半點不敬。

顧青穿著紫袍,淡雅溫文,坐在前堂首位面帶微笑,環視眾官員。

“河南道的官員可到了?”顧青問道。

在座的官員中頓時站起十幾個人,朝顧青躬身行禮。

看著他們身上的官袍顏色,有緋袍有綠袍,顧青一眼便知他們的官階品級,於是點點頭,笑道:“辛苦各位遠道而來,這場叛亂波及最廣的是關中,但河南道多少也被牽累到了,別的不說,萊州青州沂州這些州縣,便被叛軍占領了兩年多……”

一名中年官員泣道:“王爺垂問,下官不得不上稟,下官是萊州刺史周屛,萊州至今仍在叛軍掌握之中,叛軍攻占城池前,萊州左右無援,下官不得不帶著百姓逃出城,直到今日,下官仍只有刺史之職,卻無刺史之權。”

顧青點頭道:“叛軍快投降了,你也很快會回到萊州治理地方了。”

然後在座的官員們紛紛起身稟報本地的情況,有的是城池被叛軍所占,有的是盜匪橫行,當然也有河南道偏南方的州城,基本沒被戰火波及,一如當年般平靜無波的。

顧青將眾人的述說一一記在心裏,然後笑道:“這次請大家來長安,一則是告訴大家,叛軍很快要投降朝廷了,叛軍所占的城池也會歸還給朝廷,再過不久各位便可回到州城上任。”

“二則,長安城外的難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這些難民需要安置,安置就必須要有土地,河南關中兩道大戰方艾,正值百廢待興,我決定將這些難民分散安置到河南關中兩道,並且給他們分配土地耕種……”

話剛說完,顧青卻發現在座眾人紛紛臉現難色,欲言又止。

顧青皺了皺眉,沉聲道:“這些難民都是勞動力,有了土地便能安居耕種,每年給你們的州城增加稅賦,你們有什麽不樂意的?”

萊州刺史周屛站起來到:“王爺容稟下情,非我等不願,而是……我們治下的州城大多已無土地可分了。”

顧青吃驚地道:“沒有土地?戰亂波及兩道,無數百姓死傷流離,很多村莊都空置了,為何沒有土地可分?”

堂內陷入一片寂靜,沒人敢說話。

顧青見眾人神色,心中頓時了然,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嘆道:“好吧,是有人趁亂圈占了土地麽?何方權貴如此神通廣大?”

在座的官員仍無一人開口。

這種事太敏感,一旦說出人名來,這些人也別想當官了,等著被人報復吧。

顧青也是久經官場的人物,見狀情知他們不會說,也不敢說,於是意興闌珊地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你們惹不起那些大人物,罷了,我不問你們了,只說一句,如果那些被圈占的土地收回來了,你們這些州官縣官都要將土地暫時收歸官府,不準任何人再圈占,否則我便要拿你們問罪了。”

送別了眾官員,段無忌走過來,輕聲道:“王爺,看來有人下手很快,說不定安祿山剛叛亂時,便有權貴趁亂圈占了土地,如今戰事快結束,這些土地也就有了主人……”

顧青冷著臉道:“抗擊叛軍沒見他們如此積極,圈占土地倒是敢為人先,好好的盛世就是被這幫人搞壞了!”

段無忌嘆道:“難民安置迫在眉睫,但土地又被占了,這可真是……”

顧青冷冷道:“土地被占了就把它要回來,再大的權貴也只是一家子,占那麽多土地幹什麽?死後造陵墓嗎?”

段無忌憂慮地道:“王爺莫沖動,如今您與天子之間大戰一觸即發,若事先觸動了那些權貴,恐怕會生變故,對咱們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