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登門納采(第2/3頁)

顧青愕然:“這事兒我沒經驗,下次爭取做到老馬識途輕車熟路……接下來怎麽辦?”

張懷玉無奈地嘆氣:“接下來當然是讓你的親人或媒人登門,問我家長輩的意思啦,不過我父母沒在長安,父親在外縣任縣令,安祿山叛亂後,父親被臨時調任岐州刺史府任判官,一時怕是……”

顧青霸道地道:“不管了,總之我要盡快與你成親。”

扭頭朝身後一望,顧青大喝道:“韓介!”

韓介急忙趕來,抱拳道:“王爺請吩咐。”

“派出快馬,用我郡王的儀仗去岐州,將岐州刺史府判官,也就是懷玉的父母火速接來長安,一定要快。”

韓介愣了:“呃,要多快?”

“你家著火你從千裏之外惶惶如喪家之犬氣急敗壞趕回家救火那麽快。”顧青一口氣道。

韓介消化了半天才明白了這句話,不由仰天翻了個白眼兒,道:“王爺,您毒舌的功力與爵位一樣愈發精進了。”

顧青笑了,深深看了張懷玉一眼,道:“快派人出發吧,我與懷玉要成親了,快將她的父母接來,不可耽誤吉時。”

韓介又一愣,接著驚喜地道:“終於要成親了嗎?啊呀!王爺,咱們親衛兄弟等這一天都等了多少年了,終於等到了!”

說著韓介朝張懷玉躬身抱拳,滿帶喜意大聲道:“恭喜王爺,恭喜王妃娘娘,願王爺王妃白首偕老,早生王子。”

張懷玉饒是性情豪邁,此刻也忍不住羞意難抑,把頭埋在顧青懷裏裝鴕鳥。

顧青笑道:“話說得再吉利也沒喜錢,今日手頭不便,回頭賬房支錢,請親衛吃頓好的。”

韓介喜滋滋地派人安排儀仗去了。

顧青揉了揉額頭,苦笑道:“我的親人皆已不在世,唯一的親人是李姨娘,若行納采的話,不如請李姨娘登門提親如何?”

張懷玉笑道:“李姨娘與我張家亦是多年故交,這可真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了。”

顧青大笑道:“那就請李姨娘出面了。”

……

張懷玉的父母不在長安,但張家還是有長輩在的,張九章作為張懷玉的祖輩,更有資格決定這樁婚事。

回到長安城後,顧青馬上登門請李十二娘出面提親。

李十二娘聽說顧青要與張懷玉成親,而且她作為顧青唯一的親人上女方家納采,李十二娘既高興又欣慰,當即便按規矩準備了五色彩禮彩餅和一對活大雁,又令麾下女弟子和顧青的親衛隨同,一行人浩浩蕩蕩登上張家的門。

張九章最近過得頗為低調,年已七十許的他自從跟隨李隆基回到長安後,已然打算交接鴻臚寺的差事,準備告老致仕了。

今時不同往日,安祿山叛亂後,張九章跟隨李隆基往蜀中逃難,後來李亨在靈州稱帝,李隆基身邊的許多朝臣都偷偷地跑去新皇面前獻殷勤求官位,但張九章仍巋然不動,一直跟隨在李隆基身邊。

一朝天子一朝臣,張九章對李隆基忠心,難免令李亨不悅,回到長安後,李亨對張九章頗為冷淡,尤其是顧青與張家的關系匪淺,李亨對張九章愈發疏遠淡漠,若非忌憚顧青,李亨早將張九章尋個由頭下獄拿問了。

人情冷暖歷歷在目,張九章終於生出退隱之心。

長安的官場已不再有適合他的位置了,與其遲早被李亨趕走,索性不如主動請辭歸老,為官半生好歹也給自己留個體面。

李十二娘登門令張九章頗為意外,聽家仆說李十二娘還帶了許多隨從和禮品,老奸巨猾的張九章眨了眨眼,頓時明白了什麽。

讓家仆將李十二娘請進門,張九章整理了一下衣冠,迎出前院。

兩位故交見面自然不必太客氣,彼此寒暄幾句後,李十二娘便笑吟吟地道出了來意。

張九章索然一嘆,笑嘆道:“顧青這孩子……呵,還算是癡情,當初原想撮合他與懷錦成一對兒,沒想到這孩子認死了懷玉,枉費老夫一番苦心呀。”

李十二娘悠悠地道:“張叔的苦心沒白費,懷錦遲早也是顧家的。”

張九章一愣,接著怒道:“憑什麽?他顧青想將我張家未出閣的姑娘一窩端了不成?”

李十二娘神色不變道:“沒錯,就是這個意思,姐妹同嫁一夫,從大唐立國至今已有多例,早非罕事,張叔何必震怒?”

張九章怒哼道:“張家好歹也是宰相門第,豈有姐妹同嫁之理!說出去我張家還要不要臉了?”

李十二娘嘴角一揚,道:“顧青如今爵封郡王,位極人臣,莫非配不上張家的閨秀?”

張九章一滯,又怒道:“這與身份官爵有何關系?姐妹同嫁一夫傳出去多難聽,有辱張家門風。”

李十二娘嘆道:“今日我很忙,沒功夫聽你矯情,張家也是數代為官,出過宰相,寺卿,侍郎,可謂數代風光,張家與郡王聯姻,無論從兩廂情願的兒女私情,還是官場人脈守望來說,姐妹同嫁顧青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張叔,再矯情我可就反悔啦,據說宮裏那位萬春公主還眼巴巴地盯著顧青,巴不得張家拒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