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因何而戰(第2/4頁)

顧青愣了:“《洞玄子》?好熟的名字……”

隨即顧青垮下臉:“你對咱們的房中之事不滿意?所以需要這本破書加個輔助?”

皇甫思思噗嗤一笑,紅著臉道:“妾身當然滿意,不過公爺日後妻妾不少,若長久征伐,妾身怕傷了您的身子,您習了此術,將來也好與妻妾們白頭偕老,恩愛一生。”

顧青動容道:“你連不正經起來都讓我感動……不愧是我的賢內助。”

皇甫思思啐道:“妾身只是妾室,正不正經的,終歸還是要為公爺的身子著想,皇圖霸業也好,夫妻敦倫也好,身子安康才是一切霸業的根源。”

顧青感動地摟住她的肩:“你如此為我著想,我還總是找你要錢,我真不是人……今晚,我決定對你免費。”

……

城外的施粥的善棚第二天就搭好了,由於戰亂的原因,今年冬天長安城外駐留的難民特別多,都是攜家帶口,有青壯也有婦孺,他們瑟縮在城外的聚集處,緊緊靠在一起互相取暖,麻木的表情透露出這場戰爭究竟摧毀了他們多少珍貴的人和事。

顧青領著親衛走在城外的難民聚集處,巡視許久,臉上的神情越來越沉重。

宋根生與他並肩同行,他是京兆府尹,為了安置這些難民,他已熬了許多天沒睡過整覺了,可城外的難民越來越多,他也很難照顧周全。

“朝廷必須想辦法調撥一些糧食出來,沒有過冬的衣裳還好說,我已允許他們聚集生火取暖,也組織青壯在附近的山林裏伐木劈柴,但是糧食是個大問題,京兆府已經支應了一部分出去,仍然不夠,人太多了。”宋根生憂慮地道。

顧青嗯了一聲,道:“有沒有大概的數字?城外所有難民大概多少人?”

宋根生苦澀地道:“目前已有四萬左右,每天還有許多從北方過來的,待到開春,我估計長安城外將有十萬難民聚集。”

顧青想了想,道:“糧食我來想辦法,你負責落實統計難民的戶籍和人數,然後將他們劃分出區域聚集,有家有口的為一區,獨身老弱為一區,成年青壯為一區等等,將他們區分開來,對統一管理有好處。”

“還有就是提前預防疫病,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太混亂了,有病的沒病的都混雜一處,萬一有疫病就是大災,所以必須從城裏征集一些大夫過來幫忙,單獨在僻靜處開辟一個病區,有病在身的難民全部集中在病區,不得四處亂竄。”

宋根生點頭:“有道理,你這麽一說我便有頭緒了。”

顧青沉吟片刻,又道:“我再調撥兩千將士過來,維持難民聚集處的治安,難民太多了,若被有心人煽動,恐生大亂,不得不防。”

宋根生道:“調兵亦是應該,這麽多難民,我真擔心會鬧出事來,京兆府的差役和不良人終究不如軍隊有用。”

二人一邊說一邊走,前方不遠處便是大批難民密密麻麻聚集的地方,韓介忽然閃身攔住了顧青。

“公爺,前方難民太多,末將請公爺止步,莫往前走了,這些難民中許多人對朝廷心懷怨恚,末將擔心他們沖動之下做出對公爺不利之事。”

顧青搖搖頭:“無妨,我必須要去他們中間走一走,了解他們的情況才能為他們做正確的事。”

韓介猶豫了一下,然後嘆了口氣,握緊了腰側的劍柄,神情警惕地跟在顧青身邊,身邊的親衛們則悄然圍在顧青四周。

顧青和宋根生走進難民群中,看到這些難民神情麻木,在濕冷的泥地上或躺或坐,四周生了許多火堆,火堆將積雪融化,但地上仍然又冷又濕。

難民們面無表情,長途跋涉來到長安城外,仿佛已耗盡了他們最後的力氣,他們目光呆滯地坐在地上,仰頭看著灰蒙蒙的天空。

對於顧青這群明顯是官府中人的到來,難民們沒有迎接,也沒有訴苦,甚至連乞討都提不起力氣,對他們來說,似乎只有死才是最後的解脫。

顧青神情越來越凝重,這場戰亂已經將天下百姓禍害得如此淒慘,眼前這副人間地獄般的場景,哪裏有半分大唐盛世的模樣?

朝堂,天子,叛賊,包括地方的官員,都出了大問題,必須要糾正,否則天下百姓的日子將會越來越苦。

本來打算與難民們聊一聊,了解他們如此慘狀的原因,但此刻顧青已沒了心情,而且難民們如此麻木的樣子,估計也聊不出什麽。

於是顧青和宋根生走了一圈後,離開了難民群。

來到城門口,顧青對宋根生道:“難民群的區域劃分和疫病預防就交給你了,糧食的事我去想辦法,一定盡快弄到糧食。”

宋根生點頭,然後擔憂地道:“今日能否調撥一批糧食過來?你在城外開的那幾家善棚恐怕頂不了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