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君臣和睦(第2/3頁)

待顧青走到離他十步開外,李亨忽然露出了笑容,主動起身朝他迎來,甚至熱情地張開了雙臂,大笑道:“顧卿千裏征伐,凱旋而歸,一路辛苦了。”

顧青神情微動,仍一絲不苟地躬身行禮:“臣,顧青,率軍北拒回紇,此戰告捷,臣特向陛下復命。”

李亨表情依然很爽朗,好像顧青本就是奉了他的旨意出征似的,安西軍凱旋而歸他亦與有榮焉。

“哈哈,好好,朕都聽說了,安西軍不愧是虎狼之師,一戰而定北疆,胡人從此不敢南下,朕心悅之極,顧卿果然是我朝棟梁砥柱,當初太上皇沒看錯人。”

顧青急忙謙虛了幾句,君臣二人一反當初出征之前矛盾被激化後的爭吵,此時仿佛什麽都沒發生,君聖臣賢,一派和睦。

“顧卿和將士們奔波千裏,實在辛苦,朕決意從國庫中調撥錢一萬貫,糧草一萬石犒賞三軍將士,稍後會有宮人去安西軍大營宣旨。”李亨爽朗地笑道。

顧青急忙垂頭道:“臣代安西軍將士拜謝陛下厚賜。”

李亨看起來很高興,又命宮人設酒宴,並召太常寺歌舞娛之。

君臣二人互敬幾盞,舞伎炫目迷離的宮廷舞樂之中,顧青眯眼欣賞,表情如癡如醉,李亨冷眼看著,臉上的笑容愈盛。

一曲過後,歌舞伎暫時告退,顧青仿佛回過神,急忙自請禦前失儀之罪,然後敬了李亨一盞。

李亨淺啜一口,從桌案上取過一份奏疏,命旁邊侍候的李輔國遞給顧青。

顧青接過,翻開仔細看了一遍,神情泰然不變。

李亨一直在觀察顧青的表情,見他此刻的表情看不出端倪,李亨不由有些失望,於是笑道:“這是朕昨日收到的北方奏疏,是叛軍安慶緒和史思明聯名所書,他們在奏疏裏請求向朝廷歸降,不知顧卿如何看?”

顧青合上奏疏,笑道:“臣無話可說,任憑陛下聖裁。”

李亨目光閃動,道:“如此說來,顧卿不反對叛軍歸降?”

顧青笑道:“當然不反對,叛軍歸降,讓天下百姓免於戰火荼毒,是好事呀。”

李亨心情愈發愉悅,道:“那麽叛軍歸降後,安慶緒和史思明二人,朕該如何安置?”

顧青想了想,道:“陛下,恕臣直言,安慶緒和史思明二人,能活著的只有一個,臣以為,安慶緒離死不遠了。所以,陛下要安置的只有史思明一人。”

李亨驚道:“顧卿之意,莫非史思明要弑主,殺了安慶緒?”

顧青冷笑道:“叛軍內部本就是一群毫無忠誠毫無廉恥之輩聚集而成,連安祿山都被他們殺了,安慶緒焉能不死?歸降朝廷之功,一個人獨享總比兩個人分潤強得多,史思明不會讓一個紈絝偽主活著分潤他的功勞的。”

李亨沉吟片刻,道:“那是叛軍內部的事,若安慶緒果真被史思明所弑,那麽,如何安置史思明,顧卿可有主意?”

“臣還是那句話,任憑陛下聖裁,臣非擅權之人,朝政大事陛下盡可自行決定。”

李亨驚疑不定地看著他,不敢相信顧青居然不插手叛軍安置之事,他到底知不知道叛軍歸降後對安西軍有威脅?

“呃,顧卿真的無言可諫?”李亨不確定地問道。

顧青笑了:“既然陛下一再相問,臣就說幾個條件吧……”

李亨頓時緊緊地抿住嘴。

好想抽自己,嘴為何那麽賤。

“顧卿盡可暢所欲言。”李亨故作大方地笑道。

顧青想了想,沉聲道:“陛下,史思明之歸降,陛下以為是真心還是權宜之計?如若歸降之後,過不了多久他又反了,陛下當如何處之?”

李亨眼皮微跳,顧青問到了關鍵之處,他所問的其實也是李亨所擔心的,對於史思明和叛軍的忠誠度,李亨是一絲一毫都不會相信的。

如果為了牽制安西軍而將叛軍安置得離長安太近,萬一史思明哪天豬油蒙了心,突然發起攻擊,攻占了長安,人家惹不起安西軍,難道還惹不起朔方軍麽?安西軍天下無敵,朔方軍算什麽?

可是如果將叛軍安置得太遠,又無法達到牽制安西軍的目的。

前門有虎,後門有狼,李亨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好累。

“不知顧卿有何高見?朕洗耳恭聽。”李亨和煦地笑道。

顧青緩緩道:“欲安置叛軍,首先安置史思明,叛軍要歸降朝廷,就要拿出他們的誠意,首先,撤出所占城池,改旗歸化,所有叛軍集中於一處,然後向南集結。”

“其次,史思明獨自進長安,接受陛下的封賞,從此留任長安為官,叛軍集結於黃河北岸,接受朝廷的改編分化。”

“第三,降軍要有降軍的樣子,朝廷改編叛軍之前,叛軍全部解除武器,留在營地不得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