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鷹視狼顧(第2/3頁)

李亨面色陰了下來,冷哼道:“陳希烈此人在天寶年時便是唯唯諾諾之徒,只知左右逢源,沒想到竟也如此惜命,一朝被俘便馬上變節另侍他主,殊為可恥!這種人不可留。”

“傳旨,內侍送鴆酒於陳希烈府上,賜死。家眷皆淪入教坊,三代不得開豁。”

李豫又道:“父皇,據聞還有三百余朝臣在叛軍占據長安時變節,比如當初的吏部郎中,給事中王維,也變節投敵,任偽朝官職……”

群臣又震驚了,王維可是開元天寶年間的名人,他的出名不在官職和政績,而在詩名,王維可是與李白賀知章等人齊名的詩人。

然而,天子的眼裏可沒有什麽詩人,再牛逼的詩人在天子眼裏都是玩物,牛逼如李白者,李隆基說讓滾就滾了。

於是李亨皺起了眉,道:“這些變節之人全都……”

話沒說完,群臣之中忽然一聲高呼打斷了他的話。

“陛下,臣有下情呈奏,伏請天聽。”

李亨被人打斷了話頭本有些生氣,凝目望去,卻見打斷他的人竟是顧青。

於是李亨不得不努力擠出一絲笑意,道:“顧卿有話盡管說。”

顧青站出朝班,躬身道:“變節之臣固然可恨,但臣以為這數百變節之臣也當先審再問罪,很多人當初來不及逃出長安,不僅自己被俘,家眷也被叛軍控制,刀劍架在家人的脖子上,很難有人能夠犧牲家人性命而守住忠義,就算不得不委身侍賊,也有不得已的原由,此為人之常情,請陛下分辨清楚再裁斷。”

李亨有些不悅道:“變節就是變節,哪有理由能辯白?失節即是失德,家人性命縱被挾持,也當顧全忠義,寧死不屈才對。”

顧青微笑。

真是愛死了這副不講道理的樣子呢。

你那麽講忠義,怎麽連傳位詔書都沒有便急不可待地在靈州登基稱帝了?

“陛下,忠義之外,尚有禮孝信,若是父母被挾持,是全忠義還是全孝節,只看個人選擇,臣以為,不論哪種選擇都是無奈,卻也不能說他選錯了。”顧青毫不相讓地道。

見顧青神情堅決,李亨終於察覺到顧青是認真的,他真是打算為那些失節的朝臣求情。

這事兒算不算大事?當然不算,殺或不殺,對李亨來說沒有任何影響,也不會涉及任何朝政。

李亨很有理智,新朝的第一次朝會,他不願跟權臣鬧僵了關系,這件事屬於能夠妥協退讓的範圍。

於是李亨沉默了半晌,道:“既然顧卿堅持,朕亦是從諫如流之君,便依了顧卿所奏,那些失節之臣可以不處死,拿入牢獄後交給顧卿審問吧。”

顧青躬身道:“臣謝陛下仁義之恩。”

李亨又補了一句:“但是,陳希烈必須死,他是首惡,不管什麽理由,首惡必除,否則如何服天下臣民之心?”

聽出李亨話裏的堅決之意,顧青也非常識趣地妥協:“是,陳希烈必須賜死,臣不反對。”

君臣第一次交鋒,顧青勝。

接下來又是一個新的議題,平叛之事。

王師雖然收復了關中,但也不能說天下太平了,叛軍敗逃,仍占據了黃河以北的地域,這些地方必須收回來。

“郭老將軍,顧卿。”李亨點名。

二人站出朝班。

“二位皆是天下兵馬副元帥,如何平叛,可有良策?”

郭子儀飛快瞥了顧青一眼,顧青含笑靜立,似乎沒有說話的打算。

於是郭子儀道:“老臣以為,當盡起關中之兵,北渡黃河,乘勝追擊,收復北方諸城鎮,殲滅叛軍。”

李亨望向顧青,微笑道:“顧卿覺得呢?”

顧青眉目低垂,緩緩道:“臣附議。”

李亨目光閃動,沉聲道:“關中之兵者,長安城內有朔方軍和安西軍,還有一萬余蜀軍和一萬河西軍,這些便是朝廷全部的兵力了,二位覺得如何調撥兵馬北渡才合適?”

顧青眼皮一跳,他知道這句話便是今天朝會的戲肉了。

說來說去,李亨仍然打著分化安西軍的主意。

平叛固然迫在眉睫,但顧青不可能接受平叛以後自己的力量被削得一幹二凈,那時的自己便成了待宰的豬羊,下場不是一般的慘。

“陛下,自安祿山叛亂以來,安西軍承擔了平叛的大部分戰役,多場大戰下來,關中和大唐的南方固然被安西軍保住了,但安西軍將士也是傷亡慘重,許多將士已是終生殘疾,不可再戰,臣以為,安西軍不宜再北渡擊敵,應留在長安休整養息。”

李亨皺起了眉,他猜到了顧青會避敵保存實力,但他沒想到顧青說得如此直白,根本都懶得委婉了。

“顧卿,若無安西軍北渡擊敵,僅靠朔方軍和蜀軍那點兵力,恐怕無法平定北方叛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