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各施陽謀(第2/3頁)

旁邊的李泌急忙撿起那份奏疏,翻開看了一眼,臉色也有些不愉了。

李亨指著他怒道:“看清楚上面寫了什麽嗎?迎朕還都也就罷了,卻還要迎太上皇回長安,他想作甚?分明是威脅朕,這樣的臣子,比安祿山更該殺!”

然後李亨又指著封常清怒道:“迎朕回長安,卻不讓朔方軍入城,兩軍差點在長安城外打起來,顧青的安西軍已完全接管了長安城的戍衛和宮闈禁衛,長安城裏裏外外全是他的人,朕若回了長安,豈不是在他的掌控之下?天子還是天子嗎?朕只不過是第二個漢獻帝罷了!”

李泌擰眉沉思,緩緩道:“陛下,顧青的奏疏上措辭很恭敬,就算讓翰林學士來看,也挑不出半點不敬之處,陛下的意思,當如何回應?”

李亨怒道:“朕當然不回長安!回去當顧青的傀儡麽?呵,我大唐皇室何時變得如此不堪了?”

李泌苦笑道:“所以,陛下的意思是,不回長安?”

“是!”

“陛下,長安已被安西軍收復,如今全天下的臣民都在看著陛下,陛下若不回國都,臣民們如何看陛下?”

李亨睜大了眼,指著他手裏的奏疏,道:“你的意思難不成要朕回去當傀儡?朕若回了長安,從此就成了一個擺設,朝堂軍政大權皆握於顧青一人之手,朕算什麽?”

李泌低聲道:“陛下,顧青的奏疏上還說,他將派人從蜀中迎回太上皇……”

李亨愣了半晌,聽懂了他的意思。

你若不回長安,那麽太上皇會不會回呢?一聲招呼都不打你便在靈州稱帝,太上皇對你有多大的怨恨自己心裏沒數嗎?太上皇若回了長安,又有安西軍的擁戴,他若下旨廢了你這個皇帝,由他重新登基,你覺得有沒有這個可能?

見李亨的神情漸漸恍悟,李泌嘆道:“陛下,顧青這是一計陽謀,他的用意,他的野心,堂堂正正擺在您面前了,你若是不順著他的意思來的話,他不介意擁戴另一位天子,恕臣直言,若論民間威望,太上皇可比陛下您高多了,太上皇若重新登基,天下臣民不會有任何人反對的。”

這是實話,李隆基雖然晚年做過不少昏聵之事,但他在民間的威望至今仍然很高,人家畢竟是親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帝王,年輕時也是雄才偉略勵精圖治,直到如今仍有無數臣民記著李隆基的好。

李亨跟他老爹比起來,實在太弱了。

好不容易從老爹身邊脫離出來,想領著朔方軍幹一番功業,但朔方軍的風頭卻明顯不如安西軍,關中河南被收復,可以說絕大部分是安西軍的功勞,沒人記得朔方軍幹了什麽,天下百姓盛傳的皆是安西軍的豐功偉績。

朔方軍沒有亮眼的表現,就等於李亨沒有亮眼的表現,除了倉促在靈州舉行了登基大典,他還幹過什麽值得一提的事?

威望不如老爹,老爹若被迎回長安,一旨令下,宣布他這個天子得位不正,李亨能怎麽辦?他連反抗都沒力氣,手裏能掌握的朔方軍在安西軍面前不堪一擊,安西軍將士分分鐘教他做人。

“父皇難道看不出顧青的狼子野心?他難道願意回長安,甘於做顧青的傀儡?”李亨咬牙問道。

李泌苦笑道:“太上皇當然不願意,但兩相其害,取其輕,恕臣直言,以臣對太上皇的了解,他更在乎的是皇位,蜀中巡幸時莫名丟掉了皇位,想必太上皇心裏還是頗為忌恨的,如今有了顧青的擁戴,對太上皇來說,是奪回皇位的好機會。”

“哪怕做權臣的傀儡他也不介意?”

“陛下,太上皇一生經歷無數風浪,對他來說,只要皇位在手,一切皆有機會。顧青的得意只是目前,以太上皇的手腕,他若回了長安重新登基,定會有制衡顧青的法子,慢慢地削去顧青的權力,在太上皇的眼裏,顧青不過是他一生經歷的大風浪之一罷了,風浪,終會過去的。”

李亨臉孔漸漸漲紅了,牙齒咬得格格響,神情陰沉地道:“朕……不可失去天子之位,否則朕必死無葬身之地。”

李泌嘆了口氣,指著手裏的奏疏道:“那麽,臣再請問,顧青的這道奏疏,陛下該如何回應?”

李亨盯著他的眼睛,道:“你的意思是,讓朕回長安?”

李泌低聲道:“陛下,咱們沒有選擇。”

“朕……可以不去長安,朕去洛陽署理朝政。”

李泌嘆道:“陛下,洛陽城……也在顧青手裏。”

李亨渾身一震,接著拍案暴怒道:“難道朕必須要做個傀儡?朕跟他拼了!”

“陛下,咱們拼不過……”李泌頹喪地道。

李亨掙紮著道:“朕若修書一封給父皇,與他聯手起來,父子一致對外,朕與父皇都不去長安,顧青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