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君王遲暮(第2/4頁)

李隆基點頭:“叛亂未平,天家不宜再生波折,否則這座江山真就保不住了,太子當了數十年,也該輪到他了,太子登基可有頒布即位詔書?”

“有,靈州登基,大赦天下,尊陛下為……太上皇。”

李隆基闔眼,又道:“還有呢?”

“封賞朝臣,幾位重臣皆有加封,其中顧青被晉為蜀國公,封天下兵馬副元帥……”

李隆基搖頭,嘆道:“豎子無謀,顧青,猛虎也,不可不防,只可囚於樊籠,豈可縱之山林?就算加封,亦當加銜,怎可晉爵,這道加封旨意若下,天下還有何人能制他?太子難道沒想過平叛以後怎麽辦嗎?”

高力士低聲道:“想必太子與謀臣有過商議。”

李隆基緩緩道:“顧青麾下安西軍勢大,戰力亦是大唐精銳中的精銳,他若有反心,其禍不遜安賊之叛,我李家皇室豈能再坐江山?”

“高將軍,命舍人修書一封,告訴太子,當以天子名義令安西軍主動進攻關中,在平叛之戰中盡量消耗安西軍,待到平叛之後,可封顧青為相,順勢撤免武職,並將麾下安西軍拆分,將士分任各地,如此方可永消此患。”

高力士恭敬應命。

李隆基遲疑了一下,又道:“另外再以太上皇的名義下詔頒行天下,就說朕年事已高,不克繁務,故禪位於太子亨,願新君不負祖宗社稷,克己履新,復我大唐盛世。”

高力士神情悲戚地應下了。

李隆基說完後,神情已有些疲憊,闔目半晌,忽然問道:“朕的娘子……在顧青處可好?可著人問一問……”

“是。”

“罷了,你退下吧,朕有些乏,欲小憩一陣。”

高力士躬身退下。

李隆基獨自坐在大殿裏,忽然攤開自己的雙手,他的雙手仍然白皙如玉,這些年保養得很好,一點也不像是一雙七十歲老人的手。

可是他的雙手已空空。

沒有了權力,沒有了心愛的女人,什麽都沒有了。

如今的他,只是個孤獨的老人,像一個失去了引力的星球,光華暗淡之後,該離去的人已紛紛離他而去,他對任何人不再有吸引力。

歷史如果是一幕戲劇,屬於他的舞台已燈光漸暗,他在黑暗中悄然退場。

台下沒有掌聲,這幕戲他演得不算精彩。

原本,應該很精彩的。

……

潼關。

雖然潼關已被收復,安西軍已進駐潼關,修復了許多損壞的城墻高塔,安西軍麾下將領和文吏們緊張地進行戰後收拾工作。

叛軍留下的糧草軍械要統計,歸降的叛軍要盤問審訊,城頭的守關物質要補充等等。

每個人都很忙,唯獨顧青有些閑。

他是一軍主帥,不需要親自做這些事情,他只要聽最後的結果。

站在潼關城頭上,顧青西望長安。

那層巒疊起的山澗外,長安的城墻殿宇仿佛依稀可見,那座歷經千年,更叠了無數雄主君王的古老城池,仍靜靜地佇立在遠處的關中平原上。

千年已逝,雄主終化一捧黃土,長安卻仍然是長安,它用沉默且冰冷的態度告訴世人,世上沒有永固的江山,沒有萬世不朽的基業,唯一能征服這座古老城池的,是時間。

段無忌悄悄走到顧青身後,行禮道:“公爺,南方第二批賦稅送來了,後軍文吏正在清點。”

顧青轉身看著他:“第二批賦稅有多少?”

“糧食共計一萬石,還有八千斤生鐵,五千斤肉幹,八百匹壯年戰馬,以及錢兩萬貫。”

顧青點頭:“暫時可用一陣了,第三批第四批賦稅你去催一催,趕在叛軍退出關中以前收齊,安西軍的後勤不能斷,否則麻煩就大了。”

“是。”

段無忌直起身,站在潼關上眺望遙遠的長安,輕聲道:“公爺,潼關已收復,長安城也快了吧?”

“快了,潼關往西是平原,正適合平原決戰,我安西軍皆是騎兵,這一點上我們占了優勢,將叛軍趕回黃河以北只是時間問題……”

“是否再過幾日便兵指關中與叛軍決戰?”

顧青搖頭:“不急,大軍且休整幾日,看看朔方軍的動靜再說。”

段無忌疑惑道:“朔方軍……”

“準確的說,是看看那位新天子的動靜,叛軍被趕回黃河以北,等於敗了一大半,那位新天子不知會不會動了兔死狗烹的念頭,如果真動了念,那麽大家就不會太愉快了。”

段無忌想了想,道:“公爺,學生以為,安西軍當盡快收復長安,天子若有詔令,可以掃靖關中叛軍為名,拒絕北上剿滅叛亂,讓朔方軍去打頭陣,安西軍只需要占住關中和長安,接管宮闈禁衛防務,天下便已掌握在公爺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