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生當如斯(第2/2頁)

來到這個世界六七年了,一步步走到今天,顧青終於成了任何人都不敢輕視的權臣,大丈夫生當如斯。

負手而立,看著平靜的湖面,和遠處的青山白雲,顧青努力壓抑下激蕩的情緒,表情依然淡然如水。

人生得意的時候太忘形,接下來會摔得越慘,這是顧青前世總結的人生經驗。

於是顧青很快冷靜下來,沉吟半晌,道:“李司馬還有什麽話,不妨繼續說完。”

李輔國垂頭,面對顧青時已有恭敬之色。

今日才算正式與顧青接觸,幾句話交談下來,顧青表現出來的睿智與淡定已令他深為敬畏,不敢在顧青面前耍弄心眼兒。

“太子殿下還說,若顧公爺願奉他為主,殿下可封顧公爺為異姓郡王,世代相襲,並拜公爺為右相,主掌三省中樞。”

顧青又笑了。

李輔國沒敢在他面前耍心眼,但太子卻跟他耍了個心眼。

官拜右相,位極人臣,權力固然不小,但右相卻是文官,言下之意,安西軍的兵權是一定要被拿走的。

然而,位極人臣的文官能風光多久?一旦失去兵權,等待顧青的命運不一定是升官晉爵,而是一杯鴆酒。

“殿下欲如何安置他的父皇?”顧青忽然換了個問題問道。

李輔國毫不猶豫地道:“自然是尊為太上皇,與天同壽,與國同戚。”

顧青忽然又想笑了。

從古至今,數千年來的皇帝似乎都是一個德性,嘴上說得光明偉大,實際上什麽道德淪喪的事情都幹得出來。

李隆基若成了太上皇,日子將會過得多憋屈,將來他自己會知道。

這一切對顧青來說並無太大的影響,無論什麽人當了皇帝,對他這個手握重兵的軍閥都會非常忌憚,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所以,李亨當皇帝與李隆基當皇帝,對顧青來說沒有區別,日後都會成為敵人。

李輔國見顧青沒出聲,於是繼續加碼道:“殿下還說了,平叛之後,可許一國之地為顧公爺食邑,封地內無論財政賦稅人丁,皆是顧公爺之私產,朝廷不過問。”

顧青忽然道:“安西軍呢?安西軍也是我的私產?”

李輔國聞言一驚,額頭頓時冒出了冷汗。

顧青的這個問題很要命,而且很犯忌,原本是雙方心照不宣卻不宜明說的事情,卻冷不丁被顧青搬上了台面,李輔國感覺自己方寸大亂。

安西軍當然不可能給你,你瘋了嗎?

給你一國封地,讓你當郡王,當右相,子子孫孫富貴之極,你還想怎樣?要上天嗎?

“公爺,呃,奴婢只是個傳話的,您莫為難奴婢呀。安西軍的事,太子殿下沒提,奴婢萬死也不敢胡言亂語,公爺下次見到太子殿下時,不妨當面問殿下,可好?”李輔國擦了擦滿頭冷汗苦笑道。

見李輔國被嚇得臉色蒼白,顧青哈哈一笑,道:“好了,不逗你了。認真的說,李司馬回去轉告太子殿下,郡王呢,我就不要了,太招風。至於封地,食邑,賦稅人丁什麽的,叛亂還未結束,說這些太早了。”

李輔國連連點頭:“是是,奴婢回靈州後一定將公爺的話原封不動地轉稟殿下。”

顧青緩緩道:“太子要的那句話,我可以給他,安西軍八萬將士願奉太子為新君,登基那日,我願率全軍將士面北而拜,遙祝大唐社稷萬代,新君延壽萬年,無論誰是大唐天子,臣顧青永遠是大唐的忠臣。”

李輔國大喜,急忙行禮道:“顧公爺深明大義,奴婢代太子殿下謝過公爺。”

顧青搖搖頭,道:“李司馬莫急著謝我,我還有個條件……”

李輔國恭敬地道:“公爺盡管說,若奴婢能做主,立馬便拍板應了。”

顧青沉思片刻,道:“我不要封什麽郡王,也不要封地,但在叛亂未平之前,我要南方各州城池的賦稅,也就是說,太子殿下登基後,請殿下予我一道聖旨,允許我隨時隨地抽調使用南方任何一座城池的賦稅,用以充當安西軍的軍費,待到叛亂被剿平,南方各城池的賦稅之權我雙手奉還給朝廷和天子,如何?”

李輔國又是一驚,這位公爺好大的胃口,雖說如今戰亂,南北交通聯系被阻絕,南方各州的賦稅無法上交給朝廷,但全部給你安西軍也說不過去吧?不怕被撐死嗎?

想歸想,李輔國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此事恕奴婢無法做主,奴婢會馬上派人回靈州,詢問太子殿下的意思,若太子殿下答應了,奴婢自會轉告公爺。”

顧青嗯了一聲,拍了拍李輔國的肩,道:“安西軍入不敷出,開銷巨大,請殿下速速決斷,否則我只能挑選軍中精壯之士去外面接客了,那時我會打出太子的招牌,說是奉旨接客,就問太子殿下羞不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