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變誅佞(下)(第2/2頁)

這番話終於觸到了李隆基的逆鱗,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道:“陳玄禮,你欺人太甚!爾等殺了楊國忠還不夠,竟欲殺朕的娘子!娘子從不問政,天下朝堂之變與她何幹?”

陳玄禮此時已雙膝跪地,伏首低聲道:“臣說過,臣只是一座橋,幫陛下與禁軍將士之間傳話的,這些要求並非臣的意思,臣怎敢出此大逆之言。陛下,是禁軍將士請求陛下殺了楊家所有人,以絕未來之後患。楊家所有人都得死,否則將士們仍難安心。”

李隆基氣得渾身發抖,盯著陳玄禮咬牙道:“爾等……爾等目無君上,一次次要挾威脅朕,這等行徑,與賊子安祿山何異?朕若答應了你,下一個要求會不會就是朕的頭顱了?”

陳玄禮重重叩首道:“臣與禁軍將士絕無此念,楊家誅族後,禁軍將士願向陛下發誓效忠,惟命是從!”

李隆基深呼吸,臉色鐵青身軀發顫。

“見朕落魄,爾等便如此欺淩君上,什麽忠臣,什麽國士,皆是勢利之輩!”李隆基癱坐在地上,眼中流下淚來。

陳玄禮眼眶一紅,他其實也很委屈,站在他的立場上,他已經在拼命保護李隆基的周全了,若李隆基知道太子李亨有著怎樣的心思,而他為了大唐天子的性命做出了怎樣的努力,恐怕李隆基會感激得涕淚橫流。

然而心中的委屈不能對外人說,一旦說出口,便是一場更驚心動魄的風暴,大唐社稷已是風雨飄搖,實在經不起內耗了。

陳玄禮垂頭含淚道:“陛下,臣無愧於陛下,臣……真的盡力了。”

李隆基搖頭泣道:“陳玄禮,朕今年已七十歲,一生唯遇娘子這一位知己,朕與她恩愛多年,娘子亦頗識本分,從未做出逾矩之事,朕余生不多,為何不給朕留條生路,讓朕與娘子平安偕老?官爵,權勢,錢財,土地,禁軍但有所請,朕皆不吝賜之,唯求娘子一條活命,朕可對將士發毒誓,今夜之事若罷,天家世代絕不重提此事,如何?”

李隆基此刻像個窮途末路的滄桑老人,目光充滿了哀求之色。

他對楊貴妃終究無法割舍,多年的夫妻之情令他此刻願意降天子之尊為妻子求得一條生路。

陳玄禮沉默不語。

楊家必誅全族,這不是可以討價還價的條件,如果不能滿足,禁軍將士不會罷休,因為太子李亨在禁軍內埋下的棋子絕不僅僅只有他陳玄禮這一顆,陳玄禮心軟了,別的棋子不會心軟,楊家全族不死,禁軍中必然有人會再次煽動,那時或許就不是楊家人的死能夠平彌的災難了。

見陳玄禮沉默,李隆基知道陳玄禮不願讓步,頓時眼淚愈發止不住了,身軀抖索地跪在陳玄禮面前與他平視,陳玄禮見李隆基竟朝他跪下,不由大驚,急忙重重叩首,惶然道:“陛下不可如此,臣死罪!”

李隆基正要繼續求情,卻聽到堂外的院子裏一名官員上前幾步,跪在堂門外大聲道:“臣,京兆司錄參軍韋諤伏請天聽。陛下,禁軍眾怒難犯,再遲疑恐生不測之變,臣請陛下當斷則斷,江山社稷為重,社稷不保,諸事弗言。兒女情長與祖宗江山孰輕孰重,陛下請三思!”

院子裏無數朝臣紛紛跪下齊聲道:“臣請陛下社稷為重!”

李隆基露出怒色,指著門外嘶聲吼道:“爾等只顧自己富貴,何曾為朕想過?朕僅此一妻,娘子何辜,竟受此牽累,楊國忠死了還不夠,非要趕盡殺絕麽?”

堂內,陳玄禮重重叩首:“陛下,社稷為重!楊家全族盡誅,三軍將士才能安心為陛下效忠而無後顧之憂。”

非常突然的,堂內的高力士竟然也面朝李隆基跪下了。

李隆基心頭劇顫,連身邊唯一信任的宦官也是這個態度,李隆基頓覺天地之大,自己竟舉目無援,孤家寡人今夜實至名歸。

“高力士,連你也……”李隆基面色慘然道。

高力士垂頭大哭道:“老奴與貴妃娘娘主仆多年,怎忍加害?但是,陛下,社稷比貴妃娘娘更重要啊!陛下該有個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