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三軍振奮(第2/2頁)

李隆基嘴角一扯,露出一絲冷笑:“盡孝,盡忠……他分明是想趁亂局而在關中自培羽翼,呵,翅膀硬了。”

高力士一凜,輕聲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隆基淡淡地道:“便由他留在關中吧,朕若巡幸,關中確實要留一個夠分量的天家皇子來安撫民心,不過他若以為留在關中抗敵便能樹立民間威望,未免太天真了,民間威望再高,也只能老老實實等朕主動傳位,否則他便永遠只是太子。”

……

飛馬入營,三軍歡騰。

安西軍大營轅門外,顧青領著一眾將領跪接聖旨,當一道道封賞旨意從舍人口中念出,將士人群中漸漸躁動,直到舍人念出“……茲可晉顧青青城縣公”時,全軍將士忽然爆發出一陣震天歡呼聲,打斷了舍人的宣旨。

舍人被將士們突如其來的歡呼聲嚇了一跳,將士們久經戰陣,就連歡呼聲都仿佛帶著幾分殺氣,舍人的臉色刷的一下白了,雙膝情不自禁發軟,努力維持著體面,一字一句念完了聖旨,連連婉拒了顧青和將領們熱情招待,匆忙告辭而去。

宣旨的舍人走後,將士們再也無須壓抑,頓時爆出一陣陣歡快的吼聲。

常忠,李嗣業,沈田等將領喜上眉梢,紛紛躬身朝顧青行禮,齊聲喝道:“恭賀顧公爺晉爵,公爺挽扶社稷,王公百世!”

身後的將士們紛紛抱拳行禮,齊聲附和道:“公爺挽扶社稷,王公百世!”

吼聲震天,驚起一群棲枝的燕雀。

顧青含笑,手裏捧著明黃色的聖旨黃絹,指尖撫過黃絹背面的凹紋,然後笑道:“天恩浩蕩,我等更須奮勇殺敵,以報天恩,袍澤們都親眼看見了,只要拼出性命,必有厚報。”

將領們紛紛行禮:“奮勇殺敵!”

“殺——!”

晉爵的快樂只是短暫的片刻,全軍將士歡騰之時,顧青忽然板起臉道:“眾將隨我入帳議事,奉天子旨意,明日安西軍開拔潼關,這一戰,是首次與叛軍主力正面相抗,必須打出安西軍的威風來,不要被封賞迷昏了頭腦,叛軍未滅,不可懈怠!”

“是!”

……

潼關外,叛軍大營。

兩具屍首被擡出安祿山的帥帳,帥帳內眾將齊聚,安祿山面色陰沉地坐在主位,作為安祿山身邊的第一員大將,史思明卻面色慘白,瑟瑟發抖地看著被擡出去的那兩具屍首。

兩具屍首是史思明的部將,安祿山剛才在帥帳內當著眾將的面,親手殺了史思明的兩名部將。

殺二人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函谷關大敗,五萬馳援洛陽的叛軍連函谷關都沒過,便被安西軍打得丟盔棄甲,損失了兩萬多,不僅沒能馳援洛陽,反而害得高尚丟了洛陽城,黃河以北的叛軍糧道被安西軍徹底截斷。

如果說慶州城外的伏擊戰不過是小敗的話,安西軍函谷關這一戰可就真是傷筋動骨了,損失非常巨大,不僅折損了叛軍將士,重要的是糧道被截斷,從此南北後勤無法暢通,洛陽這個重要的城池又落在顧青手中。

對安祿山來說,這是他自範陽起兵以來最慘烈的一次失敗。

當初一鼓作氣打下來良好局面,被函谷關一戰消弭殆盡,如今的安祿山是真著急了,糧道被截,此時唯一的選擇便是攻下長安城,打通山南道江南道與長安城之間的補給線,給叛軍重新開辟出一條新的糧道。

剛才的兩員部將是殺給史思明看的,原本怒極的安祿山打算一刀將史思明砍了,畢竟史思明才是五萬叛軍的主將,由於他的輕敵而造成如此慘敗,但史思明是安祿山麾下第一大將,此時正是用人之際,陣前斬將殊為不吉,安祿山只好殺了史思明的兩員部將,算是殺雞儆猴。

“顧青!又是顧青!”安祿山喘著粗氣,拖著肥碩的身軀在帥帳內吃力地來回踱步,像一只中了箭的野豬,笨拙且瘋狂。

深呼吸幾次後,安祿山努力平復了情緒,陰沉地道:“這個顧青,成氣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