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昭武九姓(第2/2頁)

就是這些原因,顧青才會明知高仙芝是大唐名將也要堅持將他從安西趕走。

一大把年紀了還不讓人省心,闖的禍比顧青這個少年郎加起來還要大,這樣不可控的人顧青實在不敢用他。

韓介看著顧青若有所思的神色,試探問道:“侯爺忽然問起昭武九姓……”

顧青嘆了口氣,道:“我身邊缺人才,很缺。無論是萬夫莫敵的猛將,運籌帷幄的謀士,還是能為我充分保障後勤和賺取源源不斷錢財的商人,我都需要。”

沉思良久,顧青仿佛下定了決心,忽然加重了語氣道:“昭武九姓,我要安撫他們,讓他們重新恢復對大唐的忠心,因為我需要他們的幫助,九姓族人自古善於經商,簡直是老天賜給我的幫手。”

韓介苦笑道:“高節帥昔日一戰,將昭武九姓打得七零八落,九姓族人不知所蹤,侯爺莫說安撫他們,就連他們的族人在哪兒咱們都不知道。再說,咱們大唐對九姓有滅族之仇,他們怎麽可能還對大唐忠心?”

顧青認真地道:“有一個既快又有效的辦法……”

“什麽辦法?”

“當著他們的面,將高仙芝一刀砍了……”

韓介倒吸一口涼氣,驚駭地看著他:“侯爺,您是認真的?”

顧青擺擺手笑道:“不會那麽直白的……但是可以考慮說服高仙芝,當著九姓族人的面拔劍自刎,效果也一樣,為了西域大局,高節帥應該不會介意……”

韓介沉默半晌,緩緩道:“末將以為……高節帥應該會介意。”

顧青嘆了口氣,頹然道:“當年荊軻刺秦,為了取信秦王,需要叛將樊於期的人頭,樊於期二話不說自己把自己幹掉了,高仙芝為何不能像樊於期一樣痛快呢……”

“侯爺,您想多了,高節帥斷然不會如此痛快的。”韓介苦心勸道。

顧青想了想,道:“從大營派出幾個人,追上各部兵馬,告訴他們,剿匪時若遇昭武九姓的族人,刀下留人,不可傷害,帶回來見我。”

……

接下來幾日,顧青在大營裏等候前方部將傳來的消息。

可惜的是,盜匪的敵蹤不是那麽好找的,各部斥候派出去無數,但那股盜匪如同鉆進了沙地裏似的,遍尋不著,反而因為沙漠冷熱交替的極端氣候,己方將士病倒了不少。

敵人找不到,更遑論昭武九姓了。

顧青的心情很焦急,他每天都在估算著安祿山起兵的日子,一旦安祿山起兵,李隆基必然會調安西軍入玉門關勤王,那時無論顧青將安西經營到什麽地步,都必須馬上放棄一切,率兵入關。

在安祿山起兵之前,顧青必須爭分奪秒將安西經營完善。

“完善”的意思是,要有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要有日進鬥金的財源,更要籠絡安西軍上下將士的軍心,潛移默化讓他們歸自己所用,而不是歸朝廷所用。

拉攏昭武九姓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顧青剛來安西時沒想過這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自己漸漸掌握了安西的權力,坐在如今的位置上看整個西域的大局,才赫然察覺昭武九姓的重要。

現在的問題是,連人都找不著。

皇甫思思拎著漆盒,吃力地走到大營轅門前,看著裏面空蕩蕩的營房,皇甫思思嘴角噙著一抹微笑,理了理發鬢,讓自己看起來更嬌媚一點。

轅門前值守的軍士攔住了她,大營內不準閑雜人進入。

皇甫思思柔聲軟語告訴軍士,她是主帥顧侯爺的朋友,可否通融一下。

年輕的軍士冷硬拒絕,美人計不好使,一旦他敢將閑雜人等放進大營,等待他的是嚴酷無情的軍法,是要掉腦袋的。

皇甫思思只好退而求次,請軍士入內通報,將侯爺身邊的親衛將領韓介請出來。

軍士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答應了,派了一個人入營通報。

沒多久,一身披掛的韓介走到轅門外,他與皇甫思思雖然沒有交道,但也算是老熟人了,畢竟親眼見過她與侯爺之間似有還無的曖昧小情愫,韓介對她不再像以前那麽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