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廣闊天地(第2/3頁)

“哦,我從長安帶來的烈酒,本人親自釀的,特別有勁,對不對?”顧青笑得很友善,那是一種遇到酒中知己般欣喜的笑容。

邊令誠只好強笑道:“是,確實有勁,很霸道……”

嘴裏贊美著,卻死活不肯再碰酒盞了。

二人開始攀起了交情,唯一的交集自然是長安城,都是從長安城出來的人,說起長安的風土人情和朝臣們的趣聞軼事,氣氛終於熱烈了一些。

最後邊令誠終於說到了真實來意。

“侯爺,奴婢聽說,您在長安城的名聲不小,既又才名又有威名,作過許多好詩,也殺過刺史……”邊令誠說著說著,眼皮忽然一抽。

特麽的,居然敢殺刺史,而且殺了以後屁事都沒有,這家夥敢殺刺史,難道不敢殺監軍?

莫名其妙地,邊令誠的態度忽然變得更謙遜了,簡直是卑微,說話時連身子都不自覺地躬了下來,好像在面對長安禁宮裏的主子。

對邊令誠悄無聲息的態度變化,顧青仿若不覺,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傲嬌地仰起頭,笑道:“作詩算什麽?殺刺史算什麽?天子陛下對我無比寵信,偶爾幹點出格的事,陛下都不會介意的……”

說起天子,邊令誠肅然起敬,腰更彎了:“是是,早就聽說顧縣侯名滿長安,對陛下更有救命之恩,陛下對侯爺甚是寵信,奴婢真是羨慕呀。”

顧青正色道:“莫提什麽對陛下有救命之恩,這種事不可隨便掛在嘴上,當心惹禍。”

邊令誠一呆,急忙道:“是是,奴婢失言了。”

見邊令誠已然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顧青估摸今日對他的震懾已經夠火候了。

“寵信”啊,“救命之恩”啊,這些話題當然不是閑聊,顧青提起這些就是為了讓邊令誠心裏有數。

你不過是個監軍,說不定陛下連你的名字都忘記了,但我卻是陛下實實在在的救命恩人,親手斬殺刺史都沒事,若論聖眷,你跟我完全沒法比。如果以後你想告老子的刁狀,老子真不介意多殺一個監軍。

從邊令誠此刻的神態看,顧青的身份和聖眷應該已徹底震住了他。

接著顧青又悠然嘆了口氣,道:“說實話,安西苦寒荒蠻之地,哪個正常人願意來?陛下當初欲遣我來,我當面向陛下推辭了數次,陛下溫言勸了我幾次我才勉強答應,陛下已對我許諾,先來安西磨練個一年半載,算是走個過場,有了安西領兵的資歷,將來陛下欲提拔我時,才能理直氣壯堵朝堂袞袞諸公之口……”

看著訥訥不能言的邊令誠,顧青笑了笑,壓低了聲音道:“邊監軍,我其實就是來走個過場的,明白嗎?陛下需要我有這個資歷,回長安後才好名正言順升我的官兒,所以啊,我在安西基本不會惹事,也不會摻和亂七八糟的內部爭鬥,安安心心混個一年半載,我就拍拍屁股回長安等著升官了……”

邊令誠兩眼赫然睜大。

原來……這位侯爺的聖眷比自己想象的更隆厚,原來他只是來安西混日子的,日子到頭了便回長安,這裏的一切他都不想參與。

邊令誠立馬明白了顧青的意思,同時馬上擺正了自己的心態。

以後對待顧青,一定要像親爹一樣孝順,不為別的,就憑他不可限量的前程,以及他在陛下心中的重要位置,作為唐宮奴婢的他,怎敢再對他擺監軍的架子?

人家遲早是要回長安的,自己若敢告他的狀,且不說陛下舍不舍得罰他,就算罰了他,這個仇也結下了,等他回了長安,以他的前程和人脈,難道弄不死一個遠在邊陲的監軍?

在陛下心裏,顧侯爺是他的救命恩人,你一個邊令誠算老幾?

邊令誠心情復雜,思緒萬千,顧青卻忽然笑了:“當然,我在安西雖然不惹事,但也不喜歡事惹我……我這人啊,脾氣向來不好,陛下也訓斥過我很多次了,可死活改不了,當初親手斬殺刺史就是因為……唉,哈哈,不說不高興的事了,來來,飲酒。”

邊令誠陪笑,雖然對面前的烈酒深惡痛絕,可還是很給面子地淺淺啜了一口。

顧青飲了一大口酒後,忽然握住他的手,上下搖動不停,神情誠摯地盯著他的眼睛,正色道:“邊監軍,願你我在安西這塊地面上和平友好相處,莫生仇怨,你讓我平安順利待到調令回長安,我回長安後也保舉你官升一級,富貴終生。”

邊令誠急忙反握住他的手,感激地道:“蒙侯爺金玉良言,邊某受教,往後邊某定與侯爺同進同退,守望相助!”

顧青大喜,隨即勾著他的肩膀,指著帥帳門外漆黑黑的夜空,大聲道:“邊監軍,你看!”

邊令誠一呆:“看……看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