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密信誅心(第2/3頁)

他死活沒想到,一封只寫滿了名字和數字的密信,居然會令他從骨子裏滲出一股寒意。

這封信是誰寫的,要交給誰,上面的名字和數字代表什麽意思,答案其實早已在李隆基的心中,只是他不敢相信。

“送信的人呢?”

昏暗的宮燈下,李隆基的表情陰晴不定。

高力士輕聲道:“送信之人被守門將士發現形跡可疑,將士欲捉拿時,送信人逃進了城外樹林裏,將士引火燒林,將人逼了出來,然後被亂箭射死。”

停頓片刻,高力士又補充道:“禦史台稟奏,送信人是個胡人。”

李隆基冷聲道:“各地邊鎮皆有朝廷耳目,耳目可有異常消息傳回長安?”

高力士想了想,搖頭道:“並無異常。”

李隆基展開密信再看了一遍,隨即輕蔑地冷哼道:“幼稚的構陷伎倆,呵,以為朕是傻子麽?”

隨手將信拋至桌案上,李隆基伸了個懶腰,疲憊地道:“告訴禦史台,此事壓下去,就當什麽都沒發生。再與京兆府說一聲,查一下這封信的出處,定是有人惡意構陷忠良,朕豈能容他。”

高力士恭敬領命。

李隆基披著黃袍,赤足在平滑的地板上走了幾步,腳步越走越慢,神情漸漸怔忪起來。

那一串串名字和數字,已然成了他腦海裏抹不去的畫面。

範陽平盧河東三鎮,是大唐北面的重鎮屏障,他讓最信任的安祿山駐守屏障,為了回饋安祿山的忠誠,李隆基將三鎮地方軍政大權完全放手給他,可是這封密信的出現,令李隆基開始心神不寧了。

密信果真是偽造的麽?果真是為了構陷安祿山?

那麽,萬一是真的呢?那些名字,那些數字,哪怕有一半是真的,就足夠說明安祿山包藏禍心,其心可誅。

人心隔肚皮,安祿山的忠誠是否能相信?

李隆基表情平靜,可內心已是驚濤駭浪。

已是晚年花甲的他,似乎已經不起挫折和打擊了,如果安祿山真的包藏禍心,那麽他便是大唐史上最失敗的帝王。

李隆基很快恢復了清醒,狠狠咬了一下舌尖。

不能信,不能信!

定是有惡賊構陷忠臣,朕是明君,豈能被這等低劣伎倆蒙蔽?

安祿山是忠臣,毫無疑問的。

……

毫無征兆的,人在長安的安祿山莫名其妙陷入一場巨大的風暴中。

天亮後,徹夜未眠的李隆基起床,高力士便來稟奏,東宮太子和楊國忠一同求見。

李隆基頗覺意外,自李林甫死後,太子和楊國忠已不對付,漸有水火不容之勢,今日為何一同求見?

隨即李隆基臉色陰沉下來,多半是為了昨夜那封密信,看來瞞不住啊,風聲已傳出去了。

命高力士將二人宣召入殿,二人入殿行禮後,李隆基露出微笑,還沒來得及走寒暄關懷臣子的流程,楊國忠卻搶先道:“陛下,臣今日進宮特為昨夜密信而來。”

李隆基挑眉,哦了一聲,然後望向太子,見太子神情平靜,顯然也是為此事而來。

李隆基皺眉道:“朕已知曉,那封信是賊人構陷,不可信也。”

楊國忠今日氣質都變了,人設也變了,整個人變得充滿了正義和憂國憂民,甚至露出了極為罕見的鋒芒。

“陛下,臣以為,不論真假,都應該查一查,昨夜那封信被京兆府送進禦史台,臣與陳相都看過,此信可謂觸目驚心,臣當時嚇得手腳冰涼,直到此刻還有些虛弱無力,陛下,此信出現得蹊蹺,但上面寫的東西不可不查啊。”

李隆基冷哼道:“楊國忠,朕知你與安祿山不和,莫以為朕不知道你心中的盤算,捕風捉影之事,僅憑一封不知來路的密信,朕便要派人去查三鎮,豈不是傷了戍邊大將的心?”

轉頭瞪著太子,李隆基語氣愈發冰冷:“你呢?你也要查安祿山?”

李亨表情依然平靜,不慌不忙道:“父皇,兒臣正是此意。父皇莫急著發怒,請聽兒臣一言……”

李隆基冷哼道:“你說。”

“父皇,那封密信的內容已不能瞞了,連兒臣的東宮都聽說了。昨夜為了捉拿那個送信的人,城衛放火不惜燒了一片樹林,可謂滿城皆知,當天下人皆議論紛紛之時,父皇縱然不信,也要做出一些裁斷,掩天下悠悠眾口呀。”

李亨輕聲道:“兒臣相信安節帥的忠誠,可凡事就怕萬一,密信上面的內容太可怕,但凡有一樁是真的,對大唐社稷來說都是一樁禍事,父皇,兒臣以為,信任一個人,不可托以舉國之社稷。信任歸信任,該查的,一定要查清楚……萬一是真的呢?”

楊國忠緊跟著補刀道:“陛下,安祿山手中可是握著二十萬兵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