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莫白之冤(第2/3頁)

“是。”

“鄭向和他老母躲在商州城裏?”

“是。”

“如果僅僅只是未得到朝廷撫恤,或者說因為民告官而被拿入大牢,為何刺史府還要捉拿鄭向?”

韓介嘆道:“這個末將就實在不清楚了,末將聞訊趕來商州城不過比侯爺早兩天,鄭向和他老母都說不明白原因,末將在商州城也沒有官府上的熟人,對此案的內幕末將委實無從知曉。”

顧青哼了一聲,道:“案子的內幕都不清楚,你剛才卻敢拿腦袋擔保鄭向的清白?”

韓介一滯,垂頭低聲道:“末將能保證鄭向是清白的,他剛從長安趕回商州,不可能參與其事。”

顧青撓了撓頭,他發覺事情有點棘手。

雖說他是縣侯,但縣侯沒有職權幹預地方官府事務,而他的另一個官職是左衛中郎將,跟商州刺史府八竿子打不著,也沒有權利幹預刺史府斷案。

官場本就是熟人的交際圈,後世有一個成語叫“官官相護”,官官相護的前提是什麽?是官與官之間都認識,事涉某個案子時,你給我幾分面子,我以後再給你幾分面子,案子就這麽稀裏糊塗應付過去,這才叫官官相護。

可顧青只認識長安的官場,商州的官場他卻一個都不認識,如果要走正常的流程申訴,首先要拜訪當地刺史,將此案問個明白,如果刺史不願通融,那麽顧青只好派快馬回長安,動用顧青在長安的關系,比如楊國忠等。

一來一去耗費的時間姑且不論,如果那位商州刺史在長安也有靠山,事情就更麻煩了,顧青要幫鄭向出頭的話,必須要跟靠山鬥,能成為一州刺史的靠山,這個人物想必也不簡單,不是一朝一夕能鬥下去的,就算顧青的聖眷再隆,遊戲的基本規則還是要遵守,總不能為了這點事去告禦狀吧?

就算真舍下臉皮告禦狀,誰敢保證李隆基是公平公正的?事情捅到李隆基面前,他考慮的便不是事情的黑白曲直了,而是利弊。

見顧青神情變幻,韓介懸起了心,小心翼翼道:“侯爺,此事……是否很棘手?”

顧青回過神,微笑看著他:“一點都不棘手,我觀商州刺史如插標賣首爾,將他擺平得妥妥當當如探囊取物……”

韓介面露喜色:“真的?侯爺果然是……”

話沒說完,顧青便打斷了他,不客氣地道:“這話你也信?你以為我是誰?是當朝宰相嗎?商州刺史與我隔了幾百裏,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你覺得我一個縣侯他便會給我面子嗎?”

韓介一呆,顧青說反話的方式令他耳目一新,很難適應。

韓介遲疑地道:“那麽此事……”

顧青頹然嘆了口氣,有氣無力道:“管,既然接了話,我當然要管……”

韓介感激地行禮:“侯爺宅心仁厚,末將和兄弟們感銘五內,辛苦侯爺了。”

顧青托腮仰望夜空繁星,幽幽地道:“侯爺不辛苦,侯爺只是命苦……”

韓介尷尬地笑了笑,小心地道:“侯爺,下一步咱們該如何做?”

顧青打了個呵欠:“這麽晚了,下一步當然是睡覺。我這張臉本來就不喜慶,若缺了覺看起來就更晦氣了……”

韓介一愣,急忙道:“睡醒以後呢?”

顧青奇怪地看他一眼,道:“睡醒以後當然是洗漱,然後吃早餐啊,韓兄,你該不會以為這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樣子很可愛吧?”

……

第二天一早,顧青起床換了一身幹凈的衣裳。

睡醒,洗漱,吃早餐。

侯爺一樣都沒少,韓介站在顧青身後坐立難安,顧青卻氣定神閑地用筷子挑著盤碟裏的幾樣鹹菜,一臉的嫌棄。

“下次出遠門一定要把家裏的廚子帶來,已經是上流人了,生活一定要精致。”顧青喃喃自語。

韓介心中焦急,又不敢在臉上表現出來,只好按捺著性子不言不動。

好不容易等顧青喝了一碗粥,韓介給顧青的肩頭搭上一件披風,道:“侯爺,接下來去哪裏?”

顧青擡頭看了看天色,道:“先派人去商州刺史府遞我的名帖,按禮數來,莫壞了規矩。”

韓介急忙招呼親衛送名帖去了。

顧青搓了搓手,雖已是初春了,可天氣還是冷得邪性,手有些僵冷麻木,於是顧青吩咐親衛端了一盆炭火過來。

耐心等了半個時辰,送名帖的親衛回來了,回稟說商州刺史已收下了名帖,顧青這才整理了一下衣冠,帶著十幾名親衛走出客棧,前往刺史府。

眾人來到商州刺史府,顧青看到門前寥寥幾名值守的差役,眼睛不由眯了起來。

商州屬於下州,下州刺史是正四品官,顧青是左衛中郎將,也是正四品官,按說兩人的官職平級,可顧青還是青城縣侯,天子欽封的爵位,這麽一比較,顧青的身份可就比商州刺史高了一個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