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歸京回府(第3/3頁)

張九章撫了一把胡須上的酒漬,道:“陛下忽然決定回長安,是有什麽變故嗎?”

顧青擱下酒盞,迅速看了李十二娘一眼,沉聲道:“安祿山明日來長安朝賀。”

堂內頓時一靜,接著李十二娘勃然變色,拍案而起,厲聲道:“安祿山!安祿山!”

“李姨娘,冷靜!”顧青急忙勸道。

張九章沉聲道:“十二娘,廟堂之事,江湖不可自決,你莫犯糊塗。”

李十二娘渾身直顫,良久才平復了情緒,嘆道:“這些年,每次聽到安祿山的名字,我便控制不住想殺人……”

目注顧青,李十二娘重重地道:“顧青,父母血海深仇,不可不報!”

顧青點頭:“我明白,但是李姨娘,此仇非一朝一夕能報,你要耐得住等待,非到不得已之時,不可直接動武,動武是下下之策,如二叔公所言,廟堂之事,由廟堂來決。”

李光弼也勸道:“如今顧青已有了出息,不僅封了縣侯,重要的是對陛下有救命之恩,救命恩人的身份甚至比縣侯更重要,有了這個身份,顧青可以對安祿山放手做點什麽,縱是稍有出格,想必陛下亦不會輕易怪罪。”

張九章看著顧青道:“你打算如何做?需要老夫等人如何幫你?”

顧青笑道:“不急,慢慢來。這個敵人我連見都沒見過,怎可冒然談對付?終歸要見過一面,大致有了了解,才好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麽。”

說著顧青深深注視著李十二娘,道:“李姨娘,此仇您已背了多年,放下吧。血海深仇從此換我來背,相信我,安祿山會得到他應有的下場。”

李十二娘默然端起桌上一壇酒,猛地灌了幾大口,隨即扔了酒壇,盤腿趴在桌上放聲大哭。

眾人皆淒然。

在座的人都曾是顧青父母當年的至交,當年的恩怨情仇,他們比誰都清楚。

李光弼悶頭飲了一盞酒,嘆道:“顧青,說來對你母親未免不敬,但我不得不說,你父顧秋能得十二娘這位紅顏知己,足慰平生。”

顧青默然。

都說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它能抹平一切,可是在李十二娘身上卻似乎並不適用。

時間沒能從她身上抹走任何東西,愛情,仇恨,和相思。

對一個人究竟愛得多深沉,才會用余生來堅持心頭這股執念,不死不休。

……

賓客散去,府上又恢復了清冷。

李十二娘喝醉了,被女弟子攙扶著上了馬車,李光弼和張九章告辭後,順手將不甘心的張懷錦也帶走了。

夜已深,男未婚女未嫁的,張九章不可能把張懷錦留在顧青府上,傳出去壞了名節。

顧青已微醺,獨自坐在前堂的石階上,心緒亂如麻。

明天,便要見到生平最大的敵人,顧青有一種莫名的戰前緊張感。

心緒很亂,腦海裏卻在默默推演未來的朝局。一個疑問從心中不知不覺浮出來。

如果他與安祿山公然敵對,那麽,李隆基會是怎樣的態度?

慣於玩弄平衡的李隆基,是否對他和安祿山的爭鬥喜聞樂見?這次封侯之後,又將他升為左衛中郎將,這道升官的旨意裏,是否蘊含了李隆基的深意?顧青明明不是習武之人,說起來他的才名更為耀眼,為何李隆基偏偏要升他為武職?

這個問題很重要,決定著顧青以後對付安祿山的方式。

郝東來和石大興悄無聲息走到顧青面前,朝顧青嘿嘿陪笑。

顧青回過神,笑道:“你倆笑起來的樣子好難看,比以前難看多了,一點都不自然。”

兩位掌櫃聞言一松,笑容卻自然多了。

郝東來笑道:“先恭喜少郎君封侯,您升官封爵之快,真教小人開了眼界,這輩子聽都沒聽說過,再過幾年恐怕會封王吧。”

顧青沉下臉:“好好說話,什麽叫‘封王八’?我封你王八你樂意嗎?”

兩位掌櫃滿頭霧水。

顧青這才想起來,“王八”這個詞兒,大唐的人恐怕聽不懂。這就有點掃興了,多好的梗啊,居然沒人能Get……

見顧青封侯之後絲毫沒有驕縱之色,與兩位掌櫃說話仍是朋友聊天的語氣,兩位掌櫃終於放了心。

“最近商鋪買賣如何?別看我又是封侯又是升官的,朝廷給的那點俸祿委實不夠看,我的收入可全靠你們了。”顧青順嘴問道。

此言一出,郝東來和石大興頓時一拍大腿,神情哀淒地道:“侯爺,商鋪虧血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