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絕不妥協(第3/4頁)

信上顧青還添了幾句話,他告訴宋根生,有些事情太嚴重太麻煩,不可粗魯地一刀斬斷,最後不僅事不成,還會反噬其身,徐徐圖之方為正道。

寫完信後,顧青吩咐管家找了一位善騎之人,許以重金將信日夜不停送往青城縣衙。

做完了這些,顧青獨自坐在書房裏發呆。

這封已經送出去的信,顧青心中仍有愧意,他還是選擇了保宋根生的命,那些失地的農戶,顧青只能選擇放棄。

顧青終究還是太弱小了,如今的他,沒有資格改變權貴階層的遊戲規則,只能默默選擇妥協。

……

青城縣。

宋根生一大早便離開了縣城,身邊未帶差役,只有張懷玉和村裏幾位少年跟著。

自從得罪了那位姓蔡的豪紳後,張懷玉便住進了縣衙,只為保護宋根生。

出身宰相門第的她,很清楚權貴階層一旦瘋狂起來,會是怎樣的腥風血雨。

盡管不認同宋根生為人處世的方式,但他畢竟是顧青的手足兄弟,為了不讓顧青失去這位兄弟,張懷玉不得不貼身保護他。

宋根生今日離城是為了視察城外村莊的土地現狀。

張懷玉跟在他身後,懶洋洋的很沒精神。

“宋根生,我寫的信應該已送到長安了,以顧青的本事,想必很快會查出誰是這些土地真正的主人,而且很快會與那位主人化解恩怨,不再追究你的魯莽……我還是那個意思,宋根生,你快把那個姓蔡的人放了吧,否則顧青在長安為你做的一切等於白費了。”張懷玉跟在他身後無奈地勸道。

宋根生微笑道:“先不急,張姑娘,你今日隨我去各個村莊走一遭,隨便看看,過了今日,如果你還覺得我應該息事寧人,我可以聽你的。”

張懷玉嘆了口氣,這書呆子本事不見得高明,但性子卻是真的很倔。

村莊是宋根生離城後隨機選的。

站在城門閉著眼隨手指了一個方向,然後眾人便朝那個方向一直走。

走了一個多時辰,眾人終於來到一個村子,村子顯得很破敗,鴿籠一般低矮的房屋錯落在村子裏,很多房子前面雜草叢生,顯然很久沒人住了。

眾人慢慢走進,看到那些破敗無人居住的低矮民居後,不由驚訝地面面相覷。

張懷玉與少年們都是石橋村出來的,石橋村如今已是青城縣最富裕的山村了,因為有了瓷窯,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吃穿都變得比以往講究。附近村莊的閨女皆以嫁進石橋村為榮,在張懷玉和馮阿翁的主持下,石橋村也在有意識有計劃地慢慢擴建村子,吸納更多的人口遷居石橋村。

跟石橋村的繁華比起來,同樣是村莊,這裏卻蕭條破敗像一座廢棄的墳崗。

宋根生皺眉,站在村口久久不語,張懷玉神情怔忪,垂頭沉思。

“為何不見村民?”同行一名少年終於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宋根生回頭看了他一眼,嘆道:“因為村民已沒了土地,沒有土地便沒了生計,留在村裏只能等死。”

懵懂的少年不解地問道:“為何沒了土地?”

“因為土地被有權有勢的豪紳權貴搶走了。”

“土地也能搶?”

“土地當然能搶,一張地契,一把惺惺作態的銅錢,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土地從此便徹底屬於別人了。”

少年仍舊不解:“我可以不賣呀,不在地契上畫押,別人能奈我何?”

宋根生冷冷道:“我有權有勢,我命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架在你妻子兒女的脖子上,你賣不賣?你敢不賣嗎?”

少年氣得漲紅了臉:“朗朗乾坤,沒王法了嗎?我去告官!”

宋根生冷笑,指了指自己,道:“大唐敢受這種案子的官,只有我一人。而我,至今還冒著掉腦袋的風險,不然張姑娘為何把你們調派到我身邊保護我?”

正說著,遠處破敗的民居走出一群人,他們步履蹣跚,老幼居多,青壯極少,老人牽著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村口,每走幾步老人們都會回頭留戀地看一眼,然後擡袖抹淚。

沉默無聲的哭泣尤令人壓抑。

宋根生心頭一緊,快步迎上前攔住了他們。

“諸位鄉親要去哪裏?”

為首一名六十來歲的老人打量了宋根生一眼,今日宋根生沒穿官服,衣裳質地頗為普通,看起來像個平凡無奇的山村少年。

老人沒了戒意,抹淚嘆息道:“要走了,哪裏有活路便去哪裏……”

“諸位為何背井離鄉?”

老人指了指村子周圍的梯田坡地,慘然笑道:“地都是別人的了,我等要麽賣身為奴,世世代代做牛做馬被人驅使,要麽馬上離開,縱是乞討吃草根樹皮也要當個堂堂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