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耕者無田(第2/4頁)

陳扶風想了想,道:“確實是不信任官府。很多不平事官府不願管,懶得管,或是被權錢收買而顛倒黑白,平民無權無勢,除了指望俠客幫他們出頭,還能怎樣?”

“那麽俠客是如何判斷一件事情究竟是公正還是不平呢?”

陳扶風笑了:“當然是聽平民自己說,不管遇到什麽事,受害的終歸是平民,從來沒聽說權貴官府被平民欺壓的,反正只要站在平民一邊就錯不了。”

顧青也笑了:“所以,誰弱誰有理?不論富貴或貧賤,人性終歸都有醜惡的一面,難道天下所有的平民都是善良仁義,權貴便代表了邪惡?”

“一件事究竟是公正還是不平,裁斷它的人首先要具備基本的法理知識,其次要有敏銳的判斷能力,嚴格地搜集雙方善惡的動機和證據,官府斷案常常將‘鐵證如山’掛在嘴上,這四個字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俠客卻僅憑平民的一面之辭便出手裁決善惡,恕我無法苟同。”顧青搖頭道。

陳扶風頗為意外地看了顧青一眼,隨即笑道:“果然是官場中人,說話帶著一股子官味兒,你跟你父母太不一樣了。”

階級立場不同,陳扶風這句話分明已有一些諷刺意味了。

顧青笑道:“我是我,我不想活在父母的影子裏。而且,我說話並非帶官味,只是在與你講道理,你若不同意我的想法,可以用事實反駁我。”

陳扶風沉默片刻,緩緩道:“事實上,官府確實無法被信任,民間許多冤案錯案,其責任皆在官府與權貴,究其根本,世道越來越不公平了。”

“沒有人天生就是俠客,只是天性善良,又見多了不平事,良心逼著他們不得不出來行俠仗義,否則,誰願意整日過那顛沛漂泊風餐露宿的日子?終究心裏有個念想,想做一點對世人有益的事情,才甘心付出這般代價,顧青,你若不贊同俠客所為,就在官場實實在在做點事,讓這世道變得公平一點,世道公平了,俠客便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顧青腦海裏冒出前幾日東市當街殺人的周橫武。

是啊,世道若公平了,周橫武還會殺人嗎?

……

三天後,李十二娘終於打探出了消息。

不知李十二娘究竟有著怎樣神秘的情報網絡,總之她查遍了長安幾乎所有的權貴,最後查出來在蜀州青城縣置有大量農田的人。

這個人來頭不小,他是李隆基的第二十二皇子,濟王李環。

聽到他的名號,顧青的嘴裏陡然添了許多苦澀滋味。

李環的生母是李隆基的妃子,封為美人,姓鐘,出身潁川鐘氏。

李環現年三十來歲,被冊封濟王已有二十多年了。從開元二十四年起,成年的濟王便出宮居住於王府,收羅了一批門客幕賓後,在幕賓們的攛掇下,李環有意識地利用皇子的身份和錢財在大唐境內大量圈占農田。

青城縣的農田不過是李環所圈占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事實上他在大唐許多州縣都圈占了大量土地。

在李隆基諸多皇子裏,李環排名第二十二,可以肯定東宮之位是徹底與他無緣了,既然沒有資格問鼎東宮,那麽置辦產業便成了李環此生唯一的奮鬥目標。

在圈占農田這個偉大的事業上,李環可謂披星戴月奮勇向前,吃相不是一般的難看。仗著皇子的身份派人四處巧取豪奪農田,當地官府的官員大多是沒膽子忤逆皇子的,於是睜只眼閉只眼隨他圈占,也有極少數看不過眼的官員上疏朝廷狀告濟王,最後的結果無非是李環被李隆基叫進宮嚴厲訓斥幾句,罰幾個月的俸祿,不痛不癢的處罰讓李環愈發明目張膽。

為了避禦史之耳目,李環圈占農田後還是頗有技巧的,他將農田記掛在當地豪紳的名下,可實際上的擁有人卻是李環,豪紳不過是個工具而已,每年農田所產出的收成被豪紳折算成銀錢後,留下與其約定好的少量抽成,其余的被運送到長安的濟王府,實現皇子與地主豪紳的雙方共贏。

然而,苦的卻是平民百姓。

當顧青知道圈占農田的人是濟王後,腦袋便疼得厲害。

理智告訴顧青,此時最安全最穩妥的解決方法是,讓宋根生馬上放了那個姓蔡的豪紳,從此對濟王圈占農田的事不聞不問。

但顧青很清楚宋根生的性格,既然他開了頭,便不會善了。到了這個關頭,顧青的話他都不會聽。

李十二娘也有點頭疼,無奈地嘆息道:“你這個朋友可惹了大禍,趕快修書給他,讓他馬上放手吧,否則後果難料。”

顧青苦笑道:“他若願放手,便不是宋根生了。”

顧青早看出了宋根生是個認死理的人,而且認準一件事後像頭犟驢一樣死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