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新客來訪(第2/2頁)

“費這麽大的心思就為了一個瓷窯?”

“你這暴發戶的口氣略微有點混賬,瓷窯是我和全村最大的基業,你看不上眼?”

張懷玉哼了一聲,依依不舍地看了那頭牛一眼,不滿地道:“牛肉吃不成,你再給我做魚,我餓了。”

……

宋根生從青城縣回來後便一直躲在家裏沒出門。

說不清什麽心情,昨日題詩之後,看到酒樓內文人們的眼神,他知道自己已經揚名立萬了,可他的心情卻高興不起來,甚至有一種深深的羞恥感。

別人的東西拿來自己用,還恬不知恥地公然題到酒樓的墻壁上,宋根生的良心痛得不行,腦海裏一個名叫“道德”的小人兒一直在扇他的耳光,罵他不知羞恥,宋根生的精神已處於崩潰邊緣。

於是他從縣城回來後,像一只把腦袋埋進沙子裏的鴕鳥,將自己關在屋子裏不出去,顧青每晚進他的屋子睡覺他都不理不睬。

這孩子自閉了。

金秋的涼風帶著幾許寒意,山路盡頭的氤氳霧色裏,款款行來一群人。

為首者正是那天酒樓裏的中年男子,後面跟著他的幕賓和一眾隨從侍衛。

山路難行,尤其是蜀州的山路,更是崎嶇多險,中年男子本是文人,身體素質並不見得多好,走到一半時已累得不行,全靠侍衛們半攙半架才堅持走到石橋村外。

“若早知這石橋村如此難行,本官想必……”中年男子說到一半,又苦笑道:“想必還是會來的,此生能遇一首好詞難得,作詞的那位少年郎定要結識一番,否則便是錯失美玉矣。”

幕賓苦笑不已,這位節帥雖是天子任命的武官,可謂是一鎮諸侯了,但他卻是個實實在在的文人,從未領過兵,而且有股子文人的迂腐氣,否則也不會幹出為了一首詞翻山涉水的天真行為。

跟著這麽一位大人物,心都操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