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題詩於壁(第2/2頁)

宋根生飛快眨了眨眼睛。

似乎……反應不錯?盡管他一再推崇顧青的這首中秋詞,可此刻見到眾人的反應,宋根生發現自己仍然低估了這首詞的精妙程度。

心中的羞恥感愈發強烈,可宋根生還是不得不按顧青的囑咐,整了整衣冠,面朝眾人長長一揖,朗聲道:“在下,石橋村宋根生。”

這句自我介紹是顧青特別強調的,說什麽相當於快遞單上的地址,沒有這句介紹,宋根生今日所做的一切全都白費。盡管不懂顧青說的“快遞單”是什麽意思,但他還是老實照做了。

介紹過後,宋根生便翩然離開,留下一眾仍在品味咂摸的文人們。

那張偏僻的桌邊,中年男子闔目默念了好幾遍中秋詞,終於睜開眼,赫然發現那位題詞的少年已不見蹤影,中年男子不由露出錯失扼腕之色。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好句子,好句子啊!”中年男子長嘆,神色索然道:“從今以後,中秋之詞盡廢矣。”

桌後的幕賓也是一臉贊嘆,夾雜著一絲剛剛貶低少年的羞慚之色,捋須也在默念這首詞,忽然皺眉道:“節帥,今日早已過了中秋,為何那少年偏偏在酒樓上題一首中秋詞?雖是好詞好句,可終歸不大應景呀……”

中年男子笑了:“如此絕妙之詞,若是本官作出的,哪管什麽時節,管什麽應景,本官恨不得隨時隨地題筆顯擺,一生之中但只能作出這麽一首名垂千古的好詞,夠我一輩子炫耀了。”

神情一肅,中年男子喟然嘆道:“人不可貌相,沒想到那少年居然身懷如此稱冠世人之才,倒真是走眼了。此人詩才絕世,胸中必乾坤,此人,吾欲尋之。”

幕賓頓時露出難色:“節帥,陛下的旨意已下了半年,節帥如今仍在路途未曾上任,時間耽誤太久,怕長安那邊會怪罪……”

中年男子爽朗地笑道:“蜀道何其難行,半年從長安到蜀州,已然不錯了,臨行前陛下召見我,我便跟陛下提前說過,陛下必不會怪我,尋訪民間一少年,耽誤不過一兩日,怕什麽。”

闔目再次細品了一遍中秋詞,中年男子嘆道:“真是絕妙好詞啊,石橋村,石橋村……值得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