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5/6頁)

余思雅想了想說:“高市長你也看到了,火腿腸幾乎是一款全民喜愛的食品,非常受歡迎。我是希望能夠快速推廣到附近其他省份。但目前的產能是個大問題,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哪怕是加班加點生產,產量也只夠滿足咱們省的需求。”

聽到這話,高市長極為遺憾:“就不能多增加機器嗎?”

擴大銷量和產能意味著清河火腿腸加工廠能夠招更多的工人,繳納更多的稅收,對市裏的經濟也能做貢獻。不然為什麽各地政府都這麽積極的引進外資,投資建廠?

余思雅嘆氣:“高市長,這不光是機器的問題。田主任他們那邊的成套生產線雖然還沒能弄出來,可以前的機器也能生產,主要還是原料問題,豬肉不大夠了。”

豬肉火腿腸85%的成分是豬肉,豬肉是火腿腸的主要原料,需求量極大,光是省城幾大養豬場提供的肉根本不夠。而省城下轄的農村地區養豬合作社也還沒成規模,沒法大量向火腿腸加工廠提供豬肉。

“這樣啊……”高市長也有些為難。各大養豬場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市民的豬肉供應,多的才能勻給清河火腿腸加工廠。養豬有個周期性,短時間內他也沒辦法變出豬肉。

發展這麽好,卻因為原料限制只能暫緩擴張的勢頭,真是讓人心疼。高市長揉了揉額頭說:“小余同志,市裏會下發文件,加快各地的養豬合作社建設,盡快提高豬肉產量!”

余思雅笑了笑:“謝謝市裏的支持。如果現在就抓緊,到年底這批豬正好能出欄,趕上年底的銷售旺季。”

高市長點頭:“好,不過你們廠子得保證收購生豬。”

這個余思雅能答應:“只要是沒有疾病瘟疫的生豬,我們廠子都收。”

銷路有了保證,省城下屬的各縣掀起了養豬的熱潮。

省城的這股熱潮也吹到了寧豐市。

6月14號這天,余思雅一到省大門市部,張劍英就過來向她匯報工作:“余總,這是需要你審批的材料。今天上午十點,寧豐市的武秘書來電,讓你有空給他回個電話。”

“這樣啊,我知道了。”余思雅低頭看文件,沒急著給武秘書回電話。

武秘書打電話給她,感覺就沒好事。

但這個事情也不能一直拖著,下午兩點,上班時間到了,余思雅才拿起電話打了過去:“喂,武秘書,你好,聽說你上午打電話找我,是有什麽事嗎?”

電話那頭,武秘書的聲音很不高興:“余總,當初你承諾過,只要我們寧豐市的養豬合作社建起來,你就將豬肉火腿腸加工廠建在我們豐寧市,可現在呢?你卻把廠子建到了省城,是不是該給我們一個說法?”

對於他的興師問罪,余思雅早有思想準備。四月份清河火腿腸加工廠就上過電視和報紙,他們那會兒應該就已經知道了消息,這時候才找上門,估計還是因為火腿腸上市以來太火爆,所以他們才不準備觀望了。

余思雅沒問武秘書的問題,反而說了一件不大相幹的事:“武秘書,請問全市成立了多少家養豬合作社,一年能提供多少豬肉?”

武秘書雖然不悅,但他奉命打這個電話不是為了跟余思雅吵架的。清河鴨集團雖然還在辰山縣,可現在火腿腸加工廠、服裝廠都去了省城,宜市還建了飼料廠,余思雅的戶籍也在考上大學時遷移到了省城,市裏雖然不高興,但也沒很好的辦法制約余思雅。

所以哪怕是來找人理論的,但他還是回答了余思雅的問題:“目前已經成立了25家養豬合作社,有一萬多頭豬。”

余思雅笑著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去年市裏就開始搞養豬合作社了。年底應該就多了幾千頭豬吧,這批豬市裏輕易就能消化。我以為你們不需要我們集團的,所以就暫時將火腿腸加工廠定在了省城!”

“余總,你什麽意思?這能成為你出爾反爾的理由嗎?”武秘書火大地問道。

余思雅仍舊不疾不徐的,語調都沒一絲的變化:“武秘書,我沒這個意思。我只是想說明一個實情。你知道省城答應一年供應多少豬肉給我們嗎?五萬頭豬的肉,其余的內臟、豬頭、豬蹄、骨頭等不能加工火腿腸的豬肉,肉聯廠處理了。除此之外,省城還在下轄的農村地區大力推廣養豬合作社,截止目前為止,全市已經成立了四十多家養豬合作社。武秘書,我就問你,換了你,你會把廠子建在哪裏?”

武秘書被她擺出來的數據一噎,不服氣地說:“余總,如果你需要我們養更多的豬,你直說啊。”

余思雅笑著反問:“我沒說嗎?”

她最早就跟寧豐市提起的,可養豬的量一直跟不上有什麽辦法?去年明明說規劃建30個養豬合作社,結果到今天才25個,能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