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3/6頁)

她將田家安排在了最後,因為田老太太特別喜歡她,對她很熱情。更重要的是,她有點事想跟田主任商量。

到了田家,寒暄過後,聊了一會兒天,田老太太就熱情地站了起來,跑去廚房做飯,讓余思雅吃過晚飯再走。

田主任本來也想去幫忙的,但被余思雅叫住了:“田主任,孟經理,咱們能去書房談會兒話嗎?”

田主任兩口子反應過來,余思雅除了拜年,應該是有正事要跟他們談,三人去了書房,關上了門。

孟蘭笑著說:“余總,你這過年都不忘工作,難怪能將你們清河鴨搞得紅紅火火呢!”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孟經理說笑了,這不是田主任和你都很忙,好不容易碰個頭,我就想跟你們聊聊嘛。”

因為清河鴨的很多機器都是從省機械廠買的,田主任跟余思雅很熟了,他笑著問道:“余總,你們清河鴨是不是又要采購機器?”

余思雅含笑點頭:“田主任,咱們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我也就直說了。去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新的工作重心,你們肯定也從各種渠道了解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國內的大門即將向外打開,田主任、孟經理,你們應該清楚,在技術上,我們與發達國家有著不小的差距。”

田主任弟弟是駐外工作人員,對國外的情況比較了解,點頭感嘆道:“是啊,就拿電視機、洗衣機、汽車來說,歐美已經比較普及了,在咱們國家這些都還是個稀罕的玩意兒。電視機還能想想,小汽車那是想都不敢想,我們兩口子的工資不吃不喝十年也買不起。”

余思雅長嘆一聲說:“是啊,我們跟國外技術上有著太大的差距,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趕上的,哪怕是歐美即將淘汰的生產線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先進的機器了。田主任,我們的廠子,雖然說是用機器,但實際上更多的是需要人工,機器自動化程度非常低,不管是食品加工廠、飼料廠乃至於服裝廠都需要更先進的設備,提高生產效率。這樣才能在即將開放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不是余思雅危言聳聽,而是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國內投資建廠。他們有先進的技術設備,成熟的管理體系,雄厚的資金,而且還有地方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一旦進入國內,就像狼入了羊群,國內本土企業大都沒禦敵之力,只能節節敗退,很多熟悉的本土品牌都消失在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清河鴨不想做這其中的一個,就要居安思危,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發展壯大。

田主任是搞技術的,沒想那麽遠,他更深的體會是:“咱們機械廠很多機器工具都是五十年代的產品。”

二三十年沒有更新換代了,又如何能夠造成更先進的機器呢?這個時代幾乎每個城市,或者幾個城市都有一個機械廠,全國大大小小數以千萬計的機械廠,可四十年後還剩多少家?很多都在十幾年後因為經營不善,沒有競爭力倒閉破產了,成為九十年代下崗潮中的一員。

“是啊,咱們的技術落後,很難跟外來企業競爭。所以,田主任,我有個想法,咱們兩個單位能不能聯合選拔幾個人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學習歐美先進的技術,然後帶回來,為我們所用。”余思雅覺得鋪墊得差不多了,講出了自己的目的。

田主任兩口子被余思雅這大膽的想法給驚呆了:“余……余總,你沒開玩笑吧?”

余思雅笑看著他們:“田主任,孟經理,你看我像看玩笑的嗎?這個事,我之所以來找田主任,主要還是你技術比較精湛,咱們需要的很多機器你們都能弄出來,但說實話,那些機器還是粗糙了一點,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田主任是真正懂機械技術的人才,我覺得你出去比我們更有用,而且哪怕從國外進口成套的生產線,咱們也需要懂這些機器,能夠日常維護的技術人員,這也需要派人出去學習。更重要的是,如果咱們不懂,別人賣了壞的,報廢的機器給咱們,咱們也不知道,花大價錢興高采烈地運回家,結果卻不能用,只買回來一堆廢銅爛鐵,那虧就吃大了。”

這樣的虧,國內的企業廠礦也不是沒有吃過。落後就要挨打,在哪個時代都是更古不變的真理,資本沒有良心和道義可言。

余思雅提的這個建議太驚人,田主任好一會兒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他按著眉心說:“余總,你這提議太突然了,我這心裏亂糟糟的,我得好好想想。”

余思雅表示理解:“這個事不著急,田主任和孟經理好好商量,等你們想好了再告訴我,我去找機械廠的領導談,咱們清河鴨出錢,你們機械廠出技術人員。咱們也別去太遠的地方了,就去一海之隔的日本吧,他們目前的技術就挺發達的,而且離得近,運輸時間短,運輸成本也要低廉很多,采購生產線也要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