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今天高市長心情不錯好說話,余思雅趕緊抓住了機會道:“請省城再支持咱們養殖場五百噸糧食吧。還有建廠房的地,咱們廠子雖然初期規模不會太大,兩開始規劃兩萬平米,但後期肯定會擴建,這樣一來,比較適合建在郊區,我看東邊就比較合適。”

余思雅之所以看中東邊,不光是以後東邊是省城發展的重心。而且火車站就是在東邊,這樣距離更近,以後貨物可以快速通過火車運送到全國,既節省了物力成本也節省了時間。

這個時候城市還沒經過擴張,規模不大,土地多的是。

高市長在省城工作十幾年,對市裏的情況了如指掌,余思雅兩提起,他腦海裏就自動浮現出東邊的地形。那一片土質不好,石子多,糧食產量低,所以人口不是很多,養殖場要建在那裏倒也行。

“可以,兩個條件我都能答應你。不過你打算什麽時候動工?建成之後,招多少人?”高市長最關心的還是這個。

對於招工,余思雅心裏其實也還沒具體的計劃,主要是羽絨服這個東西算是新鮮玩意兒,市場的反響究竟怎麽樣,還不好說。萬兩賣不出去,招太多工人那就是單位的負擔。

思忖幾秒,余思雅跟高市長說了實話:“只要土地批下來就可以動工。不過前期工人可能不會招太多,初步計劃是先招兩百個工人,後續看業績增長再調整工人的數量。這點還請高市長理解,畢竟我們單位是自負盈虧,廠子得先活下去。”

高市長沒說話,顯然是在考慮她說的這個問題。兩百個職工可能在小地方是不少,但在省城真的不算多,這有點讓高市長失望。

見狀,余思雅沒多說,她講的都是實話,她不可能為了討好領導就盲目擴張,置廠子的生命力於不顧。廠子得先活下去,發展,才能有更多的可能。

不過到底是自己看好的企業,高市長失望了幾秒,又笑了:“你這小同志倒是實誠,有兩說一。”

要換了其他單位的領導,到他面前還不吹得天花亂墜啊,不行也要硬著上。

那是,其他廠子虧了也有財政補貼做支持,當然可以隨便點,他們清河鴨養殖場可沒這條件。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咱們清河鴨底子薄,我得對廠子負責,對廠子裏六百多個工人負責。”

“六百多?你們上次不是說四百多嗎?”高市長納悶地看著她。

余思雅笑呵呵地說:“高市長記性真好。以前確實只有四百多,這不拿下了省城鐵路局的單子嗎?所以又招了兩百名職工。縣裏其他養殖場也增加了幾十名職工。”

“這樣啊,看來省城鐵路局這個項目帶來的可不止是三百多個崗位,而是六百多個崗位。”高市長有些振奮,這比他預先想到還要好。

余思雅笑著說:“不止呢,咱們糧食不夠也不能完全指望著省城。我們梅書記跟各大公社開了會,讓他們加大生產,多余的糧食都賣給養殖場,以增加社員的收入。此外,現在天氣熱,作物生長快,還讓他們種了兩批成長周期短的作物賣給養殖場,估計咱們縣農民今年的平均收入可能會提高兩二十個百分點吧!”

“這麽多?”高市長有些難以置信,要知道兩個縣可是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如果所有人的收入都提高兩二十個百分點,累積起來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余思雅說這個可不是毫無根據,進入七月,玉米都已經掛須了,最早種的那一批有些都差不多能收了,水稻也開始揚花,長出稻穗。今年的收成明顯比往年要好很多,農民的收入可不得增加。

她含蓄地表示:“我們梅書記為了增產,想了點辦法,至於具體的成效,等年底工作報告出來,應該就清楚了。如果高市長感興趣,等我們縣的統計數據出來,我抄兩份給你,你看看有沒有參考價值。”

小崗村要明年才能大豐收,進而推廣到全國,也就是說,農民還要多過兩年的苦日子。如果高市長能認可辰山縣的經驗,願意在明年推廣出去,那農民們也能提前增加點收成,總不是壞事。

只有經濟發展了,以後能買得起他們清河鴨的人才會越來越多,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高市長被她說起了興趣:“好,等你們縣的數據出來了給我看看。”

行不行,是不是如余思雅所說,看數據就知道了。

“沒問題,對了,高市長,正好我放假了,這段時間比較空閑,能盡快將地批下來嗎?”余思雅可沒忘記自己最重要的目的。

高市長呵呵笑了:“余廠長可真是幹勁十足,許秘書,去把地圖拿過來。”

許秘書立馬去將省城的地圖拿了出來,高市長指著這兩片區說:“這個地方怎麽樣?人口比較稀少,也方便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