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6頁)

小李說:“那咱們還是把文憑定在初中,然後公布出來,在公社裏選?”

余思雅想了一下,司機最要緊的是動手能力,文憑要求沒那麽高,鑒於現在整個大隊的文化水平不高,余思雅調低了文化要求:“小學文化就行,年齡限制在三十歲以內,你公布出去吧,到時候擇優錄取,送到縣運輸隊跟著司機做做學徒再去考駕照。我打聽過了,考駕照要去市汽車監理所,誰成績好,先通過考試就做貨車司機,沒通過的那個以後跟車,工資待遇減半,福利不變。要是兩個都沒考過,就另外再選人。”

這會兒考駕照不要錢,但要求很嚴,而且現在的路相當不好走,各種突發情況很多,而且行到半路要是遇到意外,還很難找到援助,所以對司機的要求也很高。

社會上車輛太少,小李都沒摸過方向盤,還是第一次聽說考駕照的事。他點頭道:“成,我這就去安排。”

當天,他就用喇叭向全體社員公布了養殖場要招兩名司機的事,並將條件和待遇一並公布,還在養殖場門口的布告欄裏張貼了具體的要求。

毫不意外,這個事在全公社都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二十塊錢一個月,還有補助,年底兩個月的年終獎,算下來一年得四百多塊錢去了,還不提司機走南闖北,能撈到很多別人弄不著的好東西。

這在鄉下絕對是一門肥差,哪怕就是拿到縣裏肯定也有不少心動的,公社裏凡是符合學歷和年齡條件的社員,無不想試一試。

不光社員們心動,到了第二天,以施立平為首的男知青們也找上門來了。

余思雅挑眉:“你們有事?”

施立平跟余思雅打過很多次交道了,知道這個年輕的領導不喜歡廢話,趕緊說明來的目的:“余主任,是這樣的,聽說咱們養殖場要招兩名司機,咱們很多知青也符合條件,我想問問,咱們知青也能參加這個招工嗎?”

余思雅看了看他後面的幾個男同志,笑著說:“當然可以,既然知青到了咱們紅雲公社,那就是我們紅雲公社的人,我一律一視同仁,但有件事我要講清楚。養殖場先送你們縣運輸隊學習,耗費了人情,還要承擔大家學習、考試期間的路費、食宿費,投入不小,但凡選中的人必須與養殖場簽訂十年的勞動合同,這期間,基本工資會隨著養殖場其他人員的上漲跟著上漲,福利待遇也是這樣,可與大城市運輸公司的司機待遇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不少人心理肯定會不平衡,但如果有沒幹到十年就想離職的,要賠償養殖場一千塊的違約金,這一點在大家被選中後會簽一份書面協議。”

不是余思雅小氣,而是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轉頭就去了別的單位,那養殖場怎麽辦?所以肯定要弄點約束條款出來。他們養殖場運輸工人的工資是不如運輸公司,但已經比其他人好多了,而且他們能學會開車,也是養殖場找人情,花錢給學的,讓他們服務十年,以後要想換單位了也隨意。這些人若還是想走,那可以,先把錢賠了!

知青們聽了這條件都面面相覷,十年,真是太久了,一千塊也不是小數目,大部分家庭都拿不出來。他們下鄉之後,無不想回到城裏,回城就是他們所有的希望和夢想,沒人願意再把自己綁在鄉下十年。

余思雅看出他們的猶豫,勸道:“最近已經有開始平反的了,回去的知青也逐漸增多了,今年下鄉的人數就明顯減少了,以後肯定會讓你們回去的。你們想清楚,想回城的最好不要來養殖場,一千塊不是小數目,我也不希望以後大家為這個鬧得不和氣。”

這是余思雅的真心話,明年就要恢復高考了,很多知青都多了一條出路,而且1978年後就會開啟知青大規模返城,他們這些人都可以回去。

雖然回去的日子不一定很好,未必能找到單位接收,但誰不想回到家鄉,回到父母親人的身邊呢?如今已經是76年底了,他們熬了這麽多年,就只差兩年了,何不再等等。

不少人把余思雅的話聽了進去,打了退堂鼓,只是多少有些不甘心。倒是一個下鄉七八年的老知青說:“我都已經在鄉下安家落戶了,還能去哪兒呢?你們不參加,我要參加,這對我來說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余思雅詫異地看了這位皮膚黝黑,手上全是老繭,跟個普通農民沒多少區別,只是衣服比較整潔的男知青。

施立平馬上給余思雅介紹:“這是潘永康同志,最早下鄉的一批同志,前兩年在本地結了婚,現在有一個乖巧的兒子。他家裏就是機械廠的,會修很多機器,咱們的收音機壞了都是他修的。”

這倒是個合適的人選,而且這個人既然下鄉這麽多年都沒回城,那說明他們家在城裏也沒門路或是子女很多,沒給他弄到回城的指標和工作。即便他以後回去了,好一點能頂替父母的工作,不好那就是無業遊民,日子也未必有在他們養殖場當司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