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醬板鴨的做法並不難,余思雅上輩子在燒鹵店打過工,知道大致的做法,殺好的鴨子先擦鹽反復翻揉,使鹽入味,然後扣鹵,再復腌一次,喜歡吃辣的可以抹上辣椒粉。腌好後,掛起來吹幹水分,再熏幹或者烘烤成金黃色即可。

新鮮出爐的醬板鴨色澤深紅,皮肉香酥,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沈建東吸了吸鼻子:“嫂子,你做的什麽,真香!”

他嫂子做飯不行,比他做得都難吃,他跟紅英私底下商量過了,以後絕不能再讓嫂子進廚房。所以這回看余思雅折騰,他也沒抱希望,沒想到弄出來的鴨子這麽香。

看沈建東一副快流口水的模樣,余思雅好笑:“醬板鴨,想吃啊?”

沈建東兩眼放光,不停地點頭。

余思雅笑著說:“今天這只可不行,改天養殖場做了,我買只回來咱們也嘗嘗。”

公是公,私是私,沒給錢的東西她絕不會拿回來,給自己身上留下汙點。

揉了一下沈建東的頭,余思雅拎著醬板鴨出門去公社了。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醬板鴨?”魏主任嗅了嗅,得出結論,“香,看起來挺不錯。”

這會兒物質貧乏,信息傳播很慢,很多人一輩子就生活在那一畝三分地上,見得少,會做的菜往往也是祖輩流傳下來的幾種做法,通常很單一。當地吃鴨子就一個做法,紅燒,吃來吃去就那個味道。

文英也嗅到了空氣中的香味,贊許地點頭:“確實挺香的,光聞著這個味道我就想買只回去嘗嘗。”

雖然窮,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是刻在基因裏的本能。

魏主任說:“那送到食堂,讓劉師傅做了,中午請馮書記他們嘗嘗。這個怎麽吃,小余,你教教劉師傅。”

余思雅點頭:“好。”

中午吃飯的時候,公社幹部們就發現,食堂多了一道菜,深紅色的肉塊,還沒打進飯盒,香味就飄出來了。

“劉師傅,這是什麽新菜嗎?”有人問食堂的廚子。

劉師傅得了余思雅的囑托,賣了個關子:“你們先嘗嘗好不好吃。”

看樣子還真是新菜式,大夥兒被勾起了好奇心,放下飯盒,第一筷子就是這肉,吃了一口,醬香濃郁,讓人了還想吃,再吃一口,沒了。

每個人就分到了兩塊肉,兩筷子都沒了,吃的快的甚至沒嘗出是個什麽味:“這是啥肉啊?雞肉?”

“鴨子吧!”有人吃了出來,“跟咱們平時做的不大一樣,劉師傅你啥時候弄出來的新菜式?這個還不錯,以後可以每個月多做兩回。”

劉師傅打完了菜,笑著說:“這個你得問魏主任了。”

魏主任站了起來:“大家覺得今天咱們這個醬板鴨好吃嗎?要是供銷社有賣的,你們買嗎?”

“買啊,魏主任,你們養殖場這是不賣活鴨改成賣做好的鴨子?”有人好奇地問。

魏主任打了個哈哈:“還在試驗中。”

得到了積極的反饋,吃過飯,魏主任就帶著余思雅去了馮書記的辦公室,把她們的想法說了。

馮書記中午也分到了兩塊鴨肉。在他們鄉下,鴨子遠沒有雞受歡迎,因為做法單一,燒出來的鴨子並不是那麽好吃,又沒雞滋補,鴨蛋又比雞蛋多了一點腥味,所以養鴨的不多,吃的自然也少。

但今天中午這鴨肉吃著的味道完全不一樣,給大家貧瘠的飲食增添了一種新的風味。

他也很看好他們的這種新探索:“小余同志腦子就是靈活,這個醬板鴨不錯。養殖場都是你們在管理,公社沒給你們提供過什麽幫忙,你們按照你們的想法來就行了。最壞的結果無外乎是欠三百塊的貸款。”

最後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有了馮書記的支持,余思雅和魏主任決定將除了留種的鴨子全殺了制成醬板鴨。進入十月,天氣轉涼,氣溫下降,正是做這些食物的好時機。

醬板鴨的做法在後世大江南北都知道,不知道的上網度娘一下也知道,根本不是什麽秘密。但這會兒在辰山縣來說,還是個新鮮事,余思雅也沒想過要一直瞞著別人,可若是能自己先單獨做一兩年,積攢一點資金優勢再把方法傳出去對一窮二白的養殖場來說也是個天大的好事。

所以余思雅決定要將配方保密。做醬板鴨的程序沒法保密,那就在醬料上下功夫。余思雅自己單獨買了醬料,磨碎,混在一起,然後交給工人來操作。

到十月底,這項工作總算完成了,養殖場迎風的小土坡上掛了一排排深紅色的醬板鴨,老遠就聞到了香味。

因為沒有錢,買不起高溫消殺滅菌真空包裝的機器,所以這批醬板鴨的保質期非常短。東西做好的第二天,余思雅就帶著醬板鴨和小李坐車去了省城,她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將這批醬板鴨給銷售出去,以免變質爛在自己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