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打今兒起,你不用再往禦前)(第3/4頁)

這回她沒憋住,放聲大哭起來,那高喉嚨大嗓門兒,震得皇帝腦仁兒嗡嗡地。

“別哭啦。”他不得不捂住耳朵,“哎呀,別哭啦!”

頤行說:“我哭兩聲還礙著您了,您上外頭坐著去吧!”

可真是了不得了,說她兩句,就要被她攆到外頭去。皇帝不屑之余,卻還是忍受了她綿綿的嗚咽聲,硬著頭皮安慰她:“她要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你在這裏吊嗓子,我還能想得明白。如今她過得這麽好,你到底有什麽道理哭?”

男人好像並不是很能理解女人莫名的多愁善感,就像她有時候不能理解他的矯情一樣。

“我哭是因為分離,不在於她過得好不好。其實她也挺可憐的,懷了身孕娘家人不在身邊,自己一個人背井離鄉躲在這裏……”邊說邊覷了他一眼。

皇帝說怎麽,“你瞧我幹什麽?是我讓她辭了皇後的銜兒,執意要出宮的嗎?”

那倒不是,原先她一直因為皇後被廢一事耿耿於懷,但今天親耳聽見知願的解釋,也看見了她如今的日子,對皇帝的怨恨一下子就淡了。

他也怪難的,一位翻雲覆雨的帝王,頂著朝堂的壓力成全知願,那時候他的日子也不好過吧!

她停下哭,揉揉眼睛道:“知願和我說了,廢後是她自己要求的,那麽大的事兒,您怎麽說答應就答應了?”

不答應,又能怎麽樣?

提起當年,他的臉上也透著一股無奈,“她來找我說事之前,已經整宿睡不得覺了,我去看過她一回,半夜裏睜著兩只眼睛,看上去真}人,當時我就想,她可能活不長了。我和她終歸夫妻一場,不能眼睜睜看著她死,就算廢後會引得朝野內外動蕩,但於我來說,人命比面子更重要。我去找太後商議,太後說由我,到底皇後死在位上,也不是多光彩的事,不如借著福海的罪名放她出去,沒準兒還能掙出條活路來。”

所以他就讓她帶上細軟,給她準備了個宅子,讓她到這兒“修行”來了?

說句實在話,萬歲爺的心胸是真的寬廣,頤行以為他答應放知願出去,最首要一點就是要求她不得再嫁呢,沒想到這回再見,知願連孩子都懷上了,他見了也不生氣,只說這些和他都不相幹了,果然是帝王胸襟,能納萬裏河山啊。

頤行抽絲剝繭,自覺參透了玄機,“您是放下了。佛怎麽說來著,一念放下,萬般自在,所以您不介懷她另嫁他人,也不介懷她懷了別人的孩子。”

皇帝看她的眼神,像在看一個白癡。

“原本就沒提起,談什麽放下。當初皇後人選擬訂了她,只是因為年歲相當罷了。本想大婚之後日久生情的,沒想到她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她,既然她留在宮裏活不下去,那就索性放她走吧。”

他說得輕飄飄,好像後位動蕩不是什麽大事。其實大英建國幾百年,王朝早就穩若磐石,再也不需要通過聯姻來穩固朝綱,之所以選擇官眷女孩入宮,也是為了情面上過得去吧。

頤行輕舒了口氣,“說真的,今兒見過知願之後,奴才很感激您。謝謝您沒下死手糟蹋她的青春,讓她在遠離紫禁城的地方,還能有個安樂窩,過她喜歡過的生活。”

讓人感激總是好事,皇帝抱著胸,倚著車圍子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我現在過得也不賴。”

上回她問廢後的原因,他半真半假說是為給她騰位置,其實都是實心話,只是她不信。

兩年前他的皇後位空了,沒人來坐,後宮那些女人又瞧不上眼,他想這輩子興許不能遇見喜歡的人了,那就弄個感興趣的來調理調理也不錯。內務府三年一次大選,好容易等到她應選,這才有了養蠱熬鷹之說。

還好,運氣不錯,老姑奶奶是可造之材,當然也感謝自己的好惡轉變得夠快,時隔十年再見面,說話兒就決定喜歡她了。到如今自己和前皇後各得其所,一對兒變兩對兒,賺大發了。他這惡人的罪名,今天算是洗刷了,往後她總可以心無芥蒂地,留在他身邊了吧!

頤行也認同他的話,一場婚姻裏頭無人傷亡是最大的幸事,她試著和他打商量,“倘或知願生孩子的時候咱們還沒走,您能讓我再去探望她嗎?”

再探望也是人去樓空,不過白跑一趟罷了。只是這話不能現在對她說,否則怕是不能那麽爽利地帶她回行宮,便敷衍地點了點頭。

頤行很高興,復又扭過身子挑簾探看,“她那宅子建在哪兒來著,是不是叫五道溝?”

可皇帝卻不說話了,怔怔盯著她看了很久,臉上逐漸浮起喜悅又羞澀的神情來,“你品品……身上可有什麽不對勁的?”

頤行一頭霧水,“很對勁啊,心結解了,想見的人也見著了,這會兒渾身上下都透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