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又一次的成全。)(第4/4頁)

於是頤行向太後欠了欠身,“依奴才的淺見,太後老佛爺說得很是。三宮六院和前朝多有牽連,社稷穩定,也須上下安危同力,盛衰一心。皇上雖統禦四海,一人勵精圖治終有不足,這次處罰已然震懾了前朝,倘或能慈悲心寬宥獲罪嬪妃,也是建親的良機。”說著復又一笑,“奴才不懂政務,也不知馭人之道,只曉得枝葉扶疏,則根柢難拔,股肱既殞,則心腹無依。皇上聖明,必定比奴才更明白其中道理。”

太後這回算是徹底對她刮目相看了,她沒有恃寵而驕,一味地打壓其他嬪妃,就足以說明她的眼界超乎那三妃了。

皇帝也松了口氣,老姑奶奶能有這樣口才,不枉他剛才使了半天眼色。

畢竟嬪到妃雖一步之遙,這一步卻得積攢許多修為,若是貿貿然向太後提起封她為妃,太後是絕不會答應的。但若是拿那三妃的前程來換她一人的前程,這事兒可就好辦多了。

做一件事前,先得弄清什麽是手段,什麽才是目的。有時候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是最有效的捷徑。

果然太後松了口,“難為純嬪曉大義,這些話說到我心坎兒上了。我想著,妃位上頭總缺一員也不好,若是恭妃和怡妃復了位分,把純嬪擡舉上去,四妃就滿員了,後宮人心也安定些,皇帝你瞧,這麽安排可好不好?”

皇帝還有些猶豫,低頭道:“皇額涅,不是兒子拂您的意,純嬪才晉嬪位不多久,這就又擡舉上妃位,於禮不合。”

太後卻說:“後宮女眷擢升不像前朝當官兒,要會試殿試,要有政績,還不是瞧著哪個好,就升哪個的位分麽。我瞧著純嬪是個好的,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了,回頭知會內閣,把旨意頒布了就成了。”

頤行一聽,覺得這又是天降的一個升位的機會,說實在的腦子裏暈暈乎乎,覺得不大真實似的。

反正沒什麽可說的了,跪下謝恩吧,便提袍在太後腳踏前俯首下去。

太後說起來吧,其實哪能不知道皇帝的算盤,不過借著恢復三妃的由頭再擡舉個老姑奶奶,也不顯得那麽突兀罷了。

當然,有些話還是得叮囑皇帝的,便微微擡了擡下巴,示意皇帝瞧頤行額頭的淤青。

“後宮那麽多雙眼睛瞧著,往後晉了位分愈發要當眾人的表率,再這麽毛毛躁躁的,沒的叫人笑話。皇帝也要溫存些才好,弄得這麽大的幌子掛在臉上,好看來著?”

皇帝噎住了,又無從辯解,只得站起身,別別扭扭道了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