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趙括嫁女(第2/3頁)

趙康因為距離的原因,每年都有一個假期可以回家拜訪父母,不只是趙康,秦國的官吏都是如此,他們是按著月來休息的,若是距離太遠,那就按著年來休息,秦國的制度還比較人性化。趙康急匆匆的返回鹹陽,激動的抱著自己的兒子,修則是不斷的扭動著身體,揪著他的胡須,趙康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趙括不願意打擾他們一家人團聚,就獨自構思著戰後的制度。

趙括覺得,當天下太平之後,軍功制度起碼是要分成數個層面的,首先,軍功制度可以看作是一種等級,通過作戰來獲得等級,改變命運,這種制度在太平時期,就要做出合理的改變。首先,就是將作戰的將士和地方官吏的爵位分開,因為戰爭,全民皆兵,故而官吏與軍官是兼任的,可是在以後,秦國肯定是要發展常備兵,而官吏也就不等同於軍官了。

何況,以後各地太平,只懂得戰爭的軍官來擔任官吏,也是不妥啊。

故而,等級劃分要明確,軍官的軍功等級,可以像軍銜那樣,從士伍到徹侯,不同的將士有著不同的爵位,按著軍銜的不同來給與不同的待遇,這樣既能保證戰鬥力,也能明確上下級……而地方官吏,趙括最先想到的就是後來的九品制,從九品到正一品,依次增加,這就是官吏的等級了。

除卻將士和官吏之外,還有如今的學子們,秦國以後的學子會越來越多,那學子的等級該是什麽呢?後來有童生,秀才,進士這樣的等級,當然更往後還有學士,碩士這類的,還有那些匠人,包括那些農民,是否都要設立等級呢?趙括需要思索的東西很多,需要做的更多。

如果在民間取締爵位,將爵位變成軍銜,普通百姓只有參與軍隊才能得到爵位,那就代表百姓們往上爬的途徑要變了,這樣變化只能是通過教育來改變,趙括為什麽急著去做教育,這就是原因啊。如果沒有教育作為途經,而軍功制又成為了常備士卒所獨有的,那無法參與戰爭的平頭百姓該怎麽辦?

他們需要通過教育來往上爬,通過自己優秀的成績,一路走到大學……獲得一個學士的“爵位”,然後參政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趙括先前很多的行為,都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為了戰後的大一統所進行的準備。在原本的歷史線上,西漢面對軍功制,就想要做出一些改變。

首先是西漢通過三老制孝悌制,在其基礎上設立舉孝廉這樣的官吏選拔制度,來讓官吏的產生擺脫戰爭,隨後又設立太學,國學,讓百姓們擁有除卻戰爭之外的其余往上爬的途徑,而意識到軍功制所帶來的影響,西漢的皇帝們將二十級的爵位簡化,讓他變得更少,同時,不斷的通過各種理由給百姓們賞賜爵位。

很多人都認為,西漢的昏庸君王亂賞賜爵位,破壞了軍功制,嗯,那位亂賞賜爵位的天子是文帝,昏庸的文帝不斷的給全國新出生的孩子賞賜最基層的爵位,弄得最後滿大街都是有爵位的,使得底層爵位徹底沒有了吸引力,破壞了軍功制的基礎,同時,他加高了高層爵位的獲得辦法,使得將軍們為了得到高級爵位而滿世界的去打匈奴。

當然,這並不妨礙那些聰明人指著這些昏庸君王的行為罵罵咧咧。

趙括如今想要做的更加提前,擴大教育範圍,讓底層通往上層的道路變得更加開闊,將戰爭從秦國的體內挖出來,讓秦國這台戰爭機器擺脫自己對戰爭的依賴。趙括在做的這些事情,是關系著秦國未來數百年的事情,甚至是影響華夏未來數千年進程的大事,只是趙括似乎並沒有發現這一點。

他所想的很簡單,給天下一個太平。

趙括正在書房裏忙碌著,忽然,有人叩響了院落大門,有年輕的家宰前來稟告,是有貴客來訪,這位年輕的家臣喚作中書戈,他正是狄的兒子,狄也是皮,他說給孩子取這個名是為了紀念自己的朋友,趙括覺得,他卻是更享受那樣戈叫他父親的感覺。趙括一直都是很反感奴隸制的。

他來到秦國之後,也曾多次提出要廢除奴隸制度,在他的威望下,秦國只能被迫的做出一些改變,包括廢除將罪犯判為奴隸的懲罰條例,規定家臣不等同於奴隸,家臣與家主是雇傭關系,並且在軍功制的賞賜上,也是免掉了奴隸這一個賞賜品,因為趙括的影響,很多大貴族也是自願的釋放奴隸,允許他們自由的耕作。

嬴政是擔心父親的安危,故而設立了一些官位,叫什麽徹侯家宰之類的,簡單來說就是徹侯家裏的私人官吏,私人保姆……趙括倒是覺得這沒有必要,只是嬴政的態度太堅決,他也沒有辦法,到頭來,就是中書戈,通過了考核,成功的擔任徹侯家宰令,在趙括府邸裏,擔任趙括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