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胤禩:好家夥,我直接好家夥!(第2/5頁)

“不是你害的,”胤禩拍拍他,笑道:“我被汗阿瑪責罵的次數還少嗎?早就厚臉皮了。”

其實他也不想在君父面前丟人啊,可是汗阿瑪要求他知無不言,皇叔祖也給他洗腦,他不能對汗阿瑪撒謊,以至於在汗阿瑪面前面子裏子都丟盡了。

當然這也有個好處,面子丟著丟著,人就麻木了。

汗阿瑪氣著氣著,也就氣習慣了。

胤禟不由啞然。

是啊,這輩子的八哥,他有個獨特愛好,那就是寫話本。

寫出來的話本還挺受歡迎,多少人追捧著,就是他好像對爭奪權力一事好像並不熱衷。

這究竟是好事壞胤禟一時說不清,因為上一世的七阿哥胤祐便是因從小有腿疾失去繼承皇位的機會,後又不爭不搶只做自己手中的事,倒是脫離出了奪嫡的漩渦。

所以未來會如何,他得提前積蓄實力,做好打算,總不可能已經經歷了慘烈的一世,再犯與過去一樣的錯。

比如,若是八哥願意爭一爭,他定盡全力幫八哥登上皇位。

“九弟,九弟。”

胤禩伸出手在他眼前揮揮,見他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之中,試探著問他:“你在想什麽?”

胤禟心不在焉地回答:“沒什麽,我只是有些餓了。”

胤禩被他轉移了注意力,讓人為胤禟準備一些清淡的粥,其實一直在悄悄地打量他的行為舉止。

不能怪他敏感,從小九弟就喜歡與他一塊兒玩,他對自己有一種莫名的信任。

胤禩擔任在接受韜塞訓練以後,沒有刻意拉攏過任何阿哥,但是“八爺黨”的成員,一個個在九弟的作用下聚集到了他的身邊。

究竟是命運,還是九弟身上有問題呢?

剛開始他拉著十弟胤誐時,胤禩沒有那麽明確的感受,直到十四阿哥胤禎也加入進來,感覺突然就明顯了起來。

之前他就猜測,胤禟可能是“重生”之人,但當事人卻迷迷糊糊的,問什麽都不知道。

現在這種改變,是不是代表著他“知道”了呢?

胤禩小的時候會遭遇女鬼來奪舍,為何胤禟就不會回到過去?

在經歷過生死劫難以後,胤禩覺得這個世界不能用有限的眼光來下定論,一切皆有可能。

對於戲文裏頭提到的“重生”,面前可能是一個真實的例子,不然為什麽他對四哥的敵意那麽重?

胤禩並沒有打草驚蛇,他等胤禟吃完後,溫聲囑咐道:“你好好歇息,昨夜受了驚嚇,到現在都還驚魂未定吧?下一本我那可怕的話本,到時候你就別看了。”

胤禟忙道:“八哥寫完以後給大家都送話本,可別忘了也給我送一份啊!我就算不看,我也想收藏著。”

胤禩笑著摸摸他:“好。”

這一回,胤禟再也沒說什麽“我長大了不可以摸頭”,他一點都沒有躲,還挺享受。

此後一段時間,胤禩在許多細節上印證了“胤禟”恢復上一世記憶這個猜測。

他搜集的證據越來越足,足到可以錘死胤禟重生這點。

比如,胤禟的學識與談吐,在那次昏過去以後都有了質的飛躍,是有了閱歷與智慧的模樣,再也不像之前那麽憨。

又比如,他在下意識的照顧十弟,無論是看十弟、十四弟還是看胤禩自己,時不時的還會露出慈祥的樣子。

胤誐這人精,發現了他的異常卻不說出來,還假裝自己愚笨,引得胤禟對他掉以輕心,從而暴露的更多。

再比如,九弟會用一種懷念,悲傷的眼神看一些“故人”。

讓胤禩意外的是,在面對胤禛的時候,胤禟再也不像是之前那樣用厭惡、偏激的態度來針對他,而是收斂了起來,將曾經的厭惡,以冷漠、疏離的態度來待他。

胤禛與胤禟又不熟,以前就知道九弟不喜他,當然不會湊上來,同樣也疏離。

他們二人之間倒是井水不犯河水。

除了一點,南巡期間,汗阿瑪停留在江寧織造府幾日,他會在此召見年老辭官回鄉的老臣,以表示對老臣們的優待撫恤,也會召見這兒大有名氣的文人,以表達對文人的優容。

十余年前的南巡,汗阿瑪祭祀孔子廟以拉攏文人與紳士,十余年後,汗阿瑪有意再舉行各種考試,又道“江南浙江,為人文萃集之地,入學額數,應酌量加贈……(2)”。

停留在此時間久了,看江南的風光也就看得多,自然也有不同的感悟。

空余時間,胤禛前來邀胤禩下棋,與他談論江南富饒一時。

他看到江南這兒的鹽商不清不楚,官員之間奢靡之風盛行,想到了黃河受災範圍內那些還需要朝廷賑災的百姓們,心裏怪不是滋味。

江南這地,富得流油,也不知道那些油水,是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聚集了多少貪官汙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