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三個馬甲“八格格”(第3/3頁)

他們或許沒有端正先生的文筆,卻能跟風傾城,要不然怎麽說傾城的著作,要比端正先生更“世俗”的多呢,世俗也代表著更大的影響,不需要門檻就能看得懂,聽得懂,聽客群體自然也就大了。

識字的老百姓到底是少數,若是人人都識字了,可養不起那麽多的說書人。

“今日女客比較多,”胤禩低聲道:“一會兒要講什麽?”

韜塞笑道:“自然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商女王妃》了。”

茶樓裏的說書,都給出了明確時間的排班,方便人們自行挑選場次前來預訂呢!

“一般《商女王妃》的場,雅間裏也大部分也是女客。”

知道為啥不?因為《商女王妃》給秀才、讀書人、男人們罵慘了,男子拉不下臉,不願意來捧場。

可老百姓卻不同,都在為溫飽而奔波呢,能娶到婆娘就是幸福,老百姓們對那些高門大戶、王府裏頭的妻妾之爭可好奇得緊,一邊指指點點,一邊也不忘掏錢來看個熱鬧。

說書茶樓外圍的站票不貴,一碗面的錢,提前幾個月排隊,定了站票來聽一場。

他們沒有等多久,底下遍傳來了一片鼓掌之聲。

此時,一名精神氣兒足足的老婦人穿著體面幹凈的衣裳,在眾人的注視下走上了說書台。

就連說《商女王妃》的說書人,也是婦人,還是個京腔味兒足本地婦人,吐字清晰,話本從她口中念叨出來字正腔圓,說起那後宅婦人拈酸吃醋的調調,那叫一個婉轉動聽,引人入勝。

《商女王妃》中的姐姐妹妹,噥噥細語,都在她舌尖繞著,聽客們聽著後宅女子們的爭鬥,聽她說一個又一個陰謀、陽謀,在她停下來時,一片捧場的叫好聲。

胤禩想到錢袋子裏圓圓滾滾進賬的銀子,一陣唏噓:“我還以為傾城都快給人們罵成過街老鼠了。”

“你戳中了庸人的痛腳,還不激動跳起來罵你?”

但買單的女客,就是不少啊,女人們愛聽,老百姓們也愛。

“前幾個月時,才叫激烈,那時候男客砸場子的,與女客氣沖突的,對茶樓放狠話的都有,”韜塞有一些可惜胤禩沒見到當時那激烈沖突的盛況啊!

亂起來的時候,桌椅凳子漫天飛,罵傾城的,罵茶樓的都有,這不該抓得抓,該懲戒的懲戒,費了一段時間維持秩序,才有了如今這樣井然有序的模樣?

現在這《商女王妃》的熱烈趨勢,儼然如烈火燎原般從京城傳到其他省去。

所以胤禩錢袋子的進項,不僅沒少,反而越滾越大了。

“百姓們給壓得太久了,文人也是如此,自《明史案》出現至今,出現了不少以文字誣告人的冤假錯案,鬧得人心惶惶,其實若只是普通的著作,哪裏有‘摘取字句,羅織成罪’那麽嚴重,民間著作猶如一潭死水,全是前幾年鬧得太大,以至於文人們都改去修小學了。”

“那也將人給整怕了,”胤禩道:“他們只是明哲保身,誰都會趨利避害的。”

韜塞哈哈大笑:“所以傾城寫王府沒有被抓,《商女王妃》只要能順利流通一日,即使好多人罵,也一樣有人為了賺錢去跟風寫話本。”

商女王妃的結局,王爺可是與王妃同歸於盡的,女子是最能共情的,誰家夫人願意與他人共事一夫呢?

可是有不少人在心裏可憐王妃,說那王爺是負心人呢!

“你塑造的人物都很受歡迎,性情火爆姿容明艷的南宮雙,求而不得嫉妒嫡姐的上官側妃,風塵女子出身的媚兒,找到了那個願意為她付出生命的男子,為愛而私奔的如月,還有雖然有錢卻出身低微的商英……每一個人,都有人喜歡。”

韜塞掏了掏耳朵,涼颼颼地說道:“所以百姓就在想:若是朝廷要抓,當然是先抓傾城再說!”

待一場說書結束已是半個時辰過去,在這半個時辰中,底下的聽客們竟無一人離場,都翹首以盼得等著下一場。

胤禩豎起耳朵聽人們談論傾城的著作,這是他第一回到那麽貼近民間的地方,來聽人們對他的評價。

他聽了一耳朵的誇贊,給誇得臉上熱乎乎的。

竟然有那麽多人喜歡傾城!

韜塞說道:“走吧,我帶你去逛一逛商鋪與書肆。”

胤禩應了一聲,隨韜塞走出雅間,正逢隔壁雅間也有人走出來,他不經意地往左瞧了一眼。

同樣是女扮男裝的小姑娘,瞧見他一愣,打量了一下他,露出迷之微笑。

她似乎意識到自己是個男子,忙拱手沖他見了禮,胤禩還看懂了。

[姑娘,是在下孟浪了。]

胤禩沉默片刻,沖她指了指自己耳垂。

那姑娘往自己耳垂上一摸,摸到了自己的耳洞,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