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第4/7頁)

“師父沒事,那活屍已經被制伏。這波人已經接連兩次謀刺師父,不知是何居心。師兄在龍城也要注意安全。”伏傳總覺得李南風在龍城勢單力孤,“待我回去稟明師父,這些日子或是請師叔與時師兄來龍城襄助。”

李南風也沒推辭:“能來自是最好。”他當年是被放逐下山,若伏傳能說動燕不切與時欽來龍城幫忙,龍城這邊的外門弟子就不再是放逐,而是正兒八經的外派。

“此事多蒙小師弟費心。”李南風知道好歹,懇切地拱手道謝。

“師兄客氣。”

有龍女幫忙搬運,伏傳前後只花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把皇帝搬回了桑山救治。

他跟著龍女回到桑山時,在外邊閑逛玩耍的燕不切和時欽都還沒回家。

上官時宜已經給皇帝喂了一碗安神湯,直接就把重傷的皇帝弄進深眠狀態,“不懂”醫術的謝青鶴則在笨手笨腳地打下手,幫上官時宜調制續斷膏,準備給皇帝接續筋骨。

“累了麽?”謝青鶴放下藥材,先給伏傳倒了一杯茶,“歇歇。”

伏傳端著茶杯子跟在他的身後,看著他一樣樣處理藥材,偶爾指點他兩句:“我來吧。”

“我便是想學一學,又覺得沒什麽必要。”謝青鶴悵然一笑,便將手裏的活兒交給伏傳,袖手旁觀,“待‘我’回來了,不必學也都會了。”

伏傳麻利地收撿藥材,忙碌著沉默片刻,問道:“大師兄不想與他們合魂?”

“也不是不想。”謝青鶴也沉默片刻,“我只是不想忘記。我不知道他們對你的記憶是怎樣的,想必也有許多美好和歡喜。但,我也有很多很喜歡的記憶……若是三魂合一,必然是他們占先,那些屬於我的記憶都湮滅了,何等可惜。”

任何人都體會不了分魂的滋味,伏傳也沒法給謝青鶴提供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案。設身處地地為謝青鶴想一想,伏傳也能感覺到他的消沉與絕望。

“也許不會忘記。只是把幾段記憶都合在一起。”伏傳說。

謝青鶴笑了笑,說:“嗯。”

“也可以畫下來。”伏傳突然說,“那些喜歡的不願意忘記的記憶,全都畫下來。”

謝青鶴默默地看著他。

“怎麽了?畫下來不好嗎?”伏傳覺得自己的提議很好,他經常會把喜歡的記憶畫下來回味。有時候覺得筆力不夠,還會拉扯著謝青鶴幫忙。

想到這裏,伏傳突然磕巴了一下,終於明白謝青鶴為何默默。

——他現在不會畫。

“那……我幫大師兄畫?”伏傳湊近了討好地說。

“不必了。”謝青鶴已經有了新的想法。

畫畫他是不會,但是,他會水鏡法術。只要把自己心愛的記憶用水鏡珍藏起來,以後就可以隨時察看。丹青只能描繪場景,水鏡卻能把記憶中的情緒、氣味都保存起來。

“你把藥材弄好給師父送去。”謝青鶴給伏傳重新倒了一杯茶,匆匆離開。

他不知道在鬼府的自己何時回來,要抓緊時間把自己的記憶都存到水鏡裏去,半點不能耽誤。

留下伏傳滿頭霧水:“啊?哦。好。”

謝青鶴在屋內制作水鏡。

與伏傳相關的記憶,未必都有伏傳本身。

第一面水鏡就是觀星台的夜景,從謝青鶴的寢室往外看,書房裏隱隱透出一角燭光。那也是讓謝青鶴覺得最安心的光芒。他睡在屋內,無論何時睜開眼睛,都知道有伏傳在外邊靜靜守著。

做完這一面水鏡之後,謝青鶴嘴角便勾起淡淡的笑容,指尖在氤氳水紋上輕輕摩挲。

第二面水鏡,是伏傳坐在榻上,膝上放著經文,輕松愜意地給謝青鶴講經。

那一日正在初夏,屋外隱有蟬鳴,風從敞開的窗外撲簌簌吹進來。伏傳給謝青鶴讀的是《千歲經》,他自己從未修行,只知道謝青鶴少年時常誦此經,便從知寶洞借來給謝青鶴從頭講。他講得很慢,謝青鶴卻是一聽就懂,心不在焉地聽著經,目光就落在伏傳的身上,上下左右地看。

第三面水鏡是伏傳夜不安寢,難過地對他承認,身為道侶卻無法並肩同行。

第四面水鏡是伏傳滿臉哭笑不得,撒嬌地問他索要不可言說之物。

第五面水鏡是伏傳留在觀星台的筆墨硯台。

……

水鏡一面借著一面出爐,漂浮在屋內,謝青鶴卻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就在此時。

憑空出現的強大神魂飛入皮囊,久別的三魂合而為一,謝青鶴重新睜開了雙眼。

正如伏傳猜測的那樣,分魂所有的記憶在時間上有了一瞬間的混亂,但每段記憶都清晰無比,沒有絲毫湮滅消失的跡象。爽靈所經歷的一切與幽精所經歷的一切就完美融合過,如今三魂合一,屬於胎光的記憶也不曾消失,而是與其余兩道分魂自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