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你能給我一個答案嗎(第2/3頁)

在某個平行宇宙中,歌者在2403年朝太陽系投擲了二向箔,同年太陽系和和絕大多數地球人被二維化而滅亡。

“還真的是……”

李維看到這裏不由吐出一口濁氣。

這也讓他不由得想到某個充滿玄學的假說,宇宙之間相互影響映射,它落下的星點軌跡,便是靈感。

但就如同人眼從湖面看向水面下方時會發生折射一樣,許多發生在隔壁未知宇宙的事態,早已面目全非。

抱著旺盛的求知欲,李維繼續翻閱它的資料:

歌者所在的母星文明是一個古老的矽基文明,隨著文明的進步,它們逐漸進化為依靠虛擬交互生存的虛擬信息化文明,但是歌者文明仍然保有一定比例的活性個體(如長老和歌者)來輔助運作一些虛擬生命無法完成的任務。

在原始時期的末期,歌者文明全面改用了新的語言體系,大大縮短了音樂交流的節奏和速度,確定了一些音符的精準含義。語言體系的改進使得歌者文明進入了科技時代。

科技時代的主要發明:【樂感決策】。

由於歌者文明使用的是音樂語言,因此,自古開始歌者文明的群體決策就有一種獨特的類似於大合唱的方式來進行。當需要進行一次群體決策時,所有參與決策的人,如果是公民大會就有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在一個廣場上一起唱歌。每個人用自己的歌聲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當這樣的歌唱持續了幾個小時後,所有雜亂無章的音符漸漸的變得開始統一,有一些人的意見成為了主流,人們開始跟隨那個聲音。到最後全民的決策作出的時候,上萬人會同時開始吟唱同一段音符。這種決策過程類似於上萬個神經元在大腦中作出一個決定一樣。

歌者文明的第一台生物型計算機就是根據類似的原理來研制的,這種原理研制出來的計算機,從一開始就是多核多線程的,隨著機器的不斷進步,歌者文明擁有極為強大的計算力,且這樣的計算機在很大程度上還具有創造力。

在文明發展的高度成熟時期,最龐大的超核——即中央計算機,有一個行星之大,這種巨型的計算機器需要巨量的能源,通常一台計算機需要幾顆恒星為其提供運行所用的能源。

歌者文明的強大毫無爭議。

但是歌者所在的文明自身也陷入到了生存危機,它們與被稱為“邊緣世界”的敵人展開激烈的星際戰爭,而且隨著戰況的變遷,主動轉為被動,戰局越來越不利於歌者的“母世界”。

於是“母世界”在意識到常規戰爭已經無力謀求最終勝利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全面二維化”,也就是將自己能觸及到的全部三維宇宙空間和自己一同送入二維宇宙從而一舉消滅所有無法在二維宇宙生存的敵人……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

什麽叫“邊緣世界”的敵人?

李維心中隱隱有了某種預感,就看到信息末端一段明顯不屬於歌者文明的字跡:

“謹以此,向抗擊於虛空之敵前線的文明致以崇高的敬意!”

李維微微揚起腦袋,總感覺有種明明知道了更多的隱秘,心中卻有了更多對於未知的仿徨。

原來……這是一座文明墓碑啊。

它的形態,正是這是歌者文明的意義之塔。

歌者所追求的一切,就像法律書寫在石塔上那樣,“意義之塔”上記錄一個文明的追求和價值觀。

在歌者文明的塔上,最高的……是生存。

可就在他準備退出這座意義之塔時,卻瞥見這株科技樹的底層基石卻有一處是亮的!

意識同調:樂感決策!

“我……”李維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也許是一路走來都非的可怕,所以李維對於自己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境遇淡定異常。

結果卻沒想到自己這一次簡直就像歐皇臨世,隨手拉開的一座豐碑居然就收獲了個一眼看上去就牛批上天的黑科技……

這可是讓歌者文明直接從類地生命直接騰飛的玩意兒啊。

因為它就是超核中央計算機誕生的前置條件!

李維當然沒準備讓領地的所有民眾一起練習大合唱。

因為歌者文明最初的生命形式是一種海陸兩生生物,其意識形態分歧也不算很大。

而李維的澤蘭迪亞……

巨龍、人類、矮人、精靈、卓爾、霜巨人、牛頭人、豺狼人、眼魔……都什麽亂七八糟的……

即便勉強讓這些種族不同、出身不同、陣營不同、思維形態也不同的民眾進入了樂感決策的意識同調模式,八成兒也會因為各種意識形態沖突而演變成互相罵街,直接導致這台生物型計算機宕機……

那樣辣眼睛的畫面,李維簡直難以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