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相思

消息傳到西北,眾將士都表示不解,這還沒正式開打,朝廷怎麽就想用糧食解決問題了?如果真有這麽好解決,那他們幾十萬西北軍駐紮在這裏做什麽?

“聽說是南邊沈大人的意見,不知他從哪裏籌集到了糧食,給皇上送了奏報,皇上當即就同意了。”如今還有人不知道沈嘉與皇上的關系嗎?

有將領立即不忿地說:“哼,南邊要是有多余的糧食,送到西北給我們不好嗎?咱們天寒地凍的,缺衣少食,他們竟然要把糧食送到敵軍手裏,這不是喂飽了豺狼好吞掉我們嗎?”

想不通的將領不止一人,將士們辛辛苦苦地守在這裏,為的是保家衛國,也為了建功立業,並非所有人都覺得天下太平是好事的,尤其當這個太平是需要用他們想要的東西去換的時候。

“侯爺,您說句話,咱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管他什麽沈大人張大人的,敵軍來襲我們奮起反擊沒什麽不對的,而且那群野心不不不的家夥怎麽可能拿出錢財來買糧食?”

鎮遠侯想的比大家遠,他不需要靠立功來提升爵位了,功高震主,他甚至需要盡早將手中的兵權交出去,最好的結果當然是由他兒子來接替,從皇上著重培養的都是年輕將領也看得出來,以後這些人才是軍中主將。

所以他需要的不是考慮這仗怎麽打,而是考慮如何做的讓皇上滿意,既能保住百姓和疆土,又能讓天下人滿意。

他示意大家安靜,沉聲說:“這事情並非不可為,如今的局勢不用我說大家也看到了,瓦刺已經攻占了涼州,韃靼之前只派了五千人來試探,如今已經集結了至少二十萬大軍,這次的動靜可不比上回小啊。”

“他娘的,他們到底是從哪找來這麽多幫手的?上回明明都將他們打怕了打懵了,這才過去多久,就恢復元氣了?”

“會不會是虛晃一槍?也許只是他們顧布迷陣為了嚇唬我們的?”

“涼州都丟了,就算先前是嚇唬,這會兒他們也漲了氣勢,怎麽可能放過這樣的好機會?”曹世子瞥了眼在座的將領們,笑著說:“大家不必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其實皇上的提議很好,先談和,如果糧食真能解決問題,那就先用糧食安撫住他們,雖然真打起來咱們未必會輸,但你們別忘了,冬季本就不是打仗的好時機,對方又是一群餓鬼,要贏也必然會付出巨大代價,如果能緩沖個半年,咱們做足準備,到時候不用他們來打,我們主動出擊,只要朝廷肯做堅實的後盾,咱們這一仗打到天荒地老都成,不把他們全部殲滅不回來!”

“好!”有人大聲附和道:“既然朝廷想先禮後兵,咱們聽從就是,萬一不行咱們再大幹一場!”

鎮遠侯點點頭:“那就下去做準備吧,不管能不能成,戰事還是要準備起來,涼州也必須拿回來,這個臉咱們西北軍丟不起,其他的事後再說!”

大晉的最南邊,幾艘大海船即將抵達,在這個無人知曉的角落,沈嘉建了一個極大的碼頭,專門用來運送官家的物資。

南方不缺糧食,沈嘉在第一年就派人在不遠的海島上開荒種糧,有工部專門設計的農具,有上好的糧種,又有天時地利,每一季都是大豐收。

這些糧食他一部分留下作為儲備,剩余的全部運到海外換了大量的鐵礦銀礦之類的東西,兩年時間雖然很短,但也積累了不少好東西。

北方戰事傳來的時候,這一季的糧食還未運出去,因此他給趙璋送了奏折,希望朝廷能先試著用糧食解決問題,當年那場戰爭雖然贏了,但西北軍和西北的百姓都傷亡嚴重,不管如何,能不打戰就不打,至於這永久無法調節的矛盾該如何解決,沈嘉沒有深想,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度過眼前這一關再說。

他知道,這個方案會讓許多朝臣罵他膽怯懦弱,尤其是向來主戰的武將,絕對是看不上他這樣的方案的,但他知道趙璋會同意,因為趙璋會是一個將百姓放在第一位的帝王。

“大人,數量已經清點完畢了,咱們能拿出來的糧食也不足以應付整個北地過完冬天,您如何能誇下這等海口,要是咱們糧食供應不上,豈不是成了全大晉的罪人了?朝臣們可不會放過您的。”

沈嘉接過賬本看了眼數字,他給趙璋報的並不是這個,而是翻了倍的,這缺口要從哪裏補他還只是心裏想想沒開始行動,除了用東西換用錢買也別的方法了。

“去問問杜管事有沒有在商行,人在的話請他過來一下。”沈嘉在兩廣落腳後,杜鑫很快就跟來了,將南邊的商行總部也移了過來,這兩年已經成功做大做強成了兩廣最大的商行,南來北往的商人幾乎都知道兩廣這邊有個大東家姓杜,是沈大人的禦用管事,聽說還是宮裏出來的太監,在外頭可威風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