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這可由不得你

張祿通過考核沈嘉也為他高興,這確實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如果把握的好,也許就是一次蛻變的機會。

“恭喜三姐夫。”沈嘉去找他賀喜,看他與旁人談笑風生,突然覺得三姐夫的俠義之心也不算壞,起碼人緣好,這麽一會兒就已經把未來同事認遍了。

張祿將他拉到新朋友面前,介紹說:“這位是去妻弟,戶部郎中,最年輕的狀元郎呢。”之前張祿對沈嘉總有些芥蒂,覺得自己只是一個依靠妻族的軟蛋,今天過了這場考核,他終於能揚眉吐氣了,也能心平氣和地對外人介紹沈嘉。

在場都是武夫,對戶部郎中這個官職了解不多,但不妨礙他們對沈嘉敬仰羨慕,這麽年輕的狀元郎,身居高位,可比他們有出息多了。

沈嘉只是來道賀的,沒想和他們打成一片,淡淡地打個招唿,就對張祿說:“我朋友還在外頭等我,我先回去了,這就讓人回去告訴家人這個喜訊。”

張祿還走不得,今天過關的試煉者最後肯定是要登記造冊的,而且要補錄信息,所以他必須在這等,而且他的心思也不在家裏,對沈嘉笑著說:“那就麻煩嘉弟了。”

沈嘉離開後,演武場湧進來了越來越多的闖關者,而且質量比剛才好了一大截,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也終於肯下場了,三道簡單的關卡根本攔不住那些人,過關者的人數成倍上升。

沈嘉在門口看到坐在樹蔭下的趙璋,他身邊只帶著一個小太監和一個侍衛,在人山人海裏並不是很顯目。

他走過去坐在他身邊,問:“回去嗎?”

趙璋的目光從人群中收回來,指著不斷進入別院的人流,說:“我記得你說過一句話,天下人才輩出,大晉泱泱大國不缺人才,只是缺乏篩選人才的機制。”

沈嘉點點頭,加了一句:“如果能再多一些培養人才的學堂就更好了,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後天的學習才是他們成才的唯一途徑,除了八股文,他們還可以學習各種各樣的本事。”

“可是這些本事都有師父教,手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有什麽不對?”

“太慢,受眾面太窄,例如說,有一個手藝非凡的木匠,他收了一個徒弟,精心培養,將自己的手藝全部傳授給他,那等他死後,這世上還是只有一個手藝非凡的木匠。

但假如這個木匠不斷的收徒,一批一批的學生學成畢業,那就多了無數個木匠,學子不也是這樣來的麽?”

“可不斷的收徒,教出來的學生如何能與精心培養出來的徒弟相比?”

沈嘉搖頭,不贊同他的觀點,“精英畢竟是少數,國家缺的是大量的普通人才,他們沒必要成為大家,只要能做好本職工作就好。”這些人就像一台機器裏的螺絲釘,微小卻必不可少。

趙璋想了想,覺得他說的話也有道理,不談匠人,如果這一批軍事學堂的學員能順利完成學業,那武將也就不那麽捉襟見肘了。

“回去吧,朕要好好想想怎麽說服朝廷上那群大臣,人才多了,掌控在他們手中的權利就少了,他們不會那麽容易點頭的。”

沈嘉也知道這一點,皇帝並非一言堂,也不是萬能的,內閣的決議有時候比皇帝的話更管用,但這也是明君該有的配置,真的全靠皇帝一個人做決策,那這天下早就亂了。

回到城裏時天已經黑了,沈嘉原本想先送趙璋回宮,被對方拒絕了,就坐著沈家的馬車直接回了沈府。

他如今也算是沈府的熟客了,從門房到一路遇到的下人見到趙璋也都沒有特別的反應,只當老爺的好友又上門做客了。

沈父沈母已經用過晚膳了,見到沈嘉帶著客人回來還吃了一驚,這個時辰了,正常人都不會去別人府上做客。

沈母迎上來問:“吃過沒?”

“還沒,剛從郊外回來,三姐夫過了考核的消息您二老知道了嗎?”沈嘉一手扶著沈母,免得她看到趙璋總忍不住想下跪。

沈母讓人去擺飯,回答道:“已經知道了,你三姐那邊肯定也收到消息了,這孩子總算有點出息的樣子了,你三姐估計要高興壞了。”

沈嘉也說:“三姐夫還是很上進的,既然他不喜歡我安排的路想自己爭取一番也是好事,等學到本事再看看安排他去哪裏任職。”

沈母白了他一眼,“你少管些,他又不是小孩了,年紀比你還大呢,還要你操心他的事做什麽?別人可未必記你的恩。”

沈嘉笑笑,“只要姐姐過的好就行。”他也不是為了三姐夫。

飯菜上桌,沈嘉和趙璋坐在一起吃飯,時不時聊幾句,沈母就坐在門外扇扇子乘涼,偶爾聽幾句他們的談話,覺得他們這樣確實像是小兩口,如果身份懸殊不那麽大就好了,那她未必不能接受兒子找個男人共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