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算計與反算計

沈嘉這個年最終還是在大名府過的,除夕當天,沈嘉和秦掌院跟著姚知府親自去探望了災民,城門口的帳篷已經收掉了,災民集體移到了城裏的濟民所,雖然擁擠了些,但比帳篷暖和。

除夕這天,官府給災民準備的夥食也很不錯,每人分到了兩個大白饅頭,還有一大勺酸菜燒肉,雖然肉不多,但災民已經很滿足了,要知道平時每天只有兩碗清可照人的稀粥,好一點的時候會分一塊粗糧餅子。

沈嘉聽說,濟民所裏的災民一生病就會移到隔壁居住,屋裏每天都會用醋消毒,遇到大雪天還會每人給一碗熱熱的生姜水,比起其他地方,大名府的災民已經過的非常不錯了。

“說起來還要感謝沈大人,本官也是借鑒了沈大人賑災的法子,尤其是將病人隔離開來真是太明智了,大夫們也說風寒容易感染,分開會好許多,還有飲用水也換成了煮開的水,保暖又幹凈。”

這是沈嘉殿試時的策論答題,賑災一直是朝廷的大事,每年花費的錢糧不少,沈嘉這篇策論重點從細節出發,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贊同,後來趙璋便將這篇文章印發到各地,讓地方借鑒起來。

沈嘉看了一圈,其實還有不少地方想提醒姚知府改進,但考慮到這時候的經濟水平,許多事情未必能做到位,能護著災民安然度過冬天已經非常仁慈了。

沈嘉謙虛道:“能對大人有用就好,下官見災民個個身體健康,可見都是大人的功勞,不過災民人數多,都聚在一起無所事事也不是辦法,不如給他們分派點事情做。”

姚知府不太上心地說:“寒冬臘月的,田地裏也沒活幹,也不適合開工動土,不如等開春後再讓他們回去修建房屋。”

“也未必要做體力活,可以做點輕便的手工活,比如婦人可以做點縫紉漿洗的事情,男人們體力好的可以替府衙做點粗活,也可能幫著衙役巡巡街什麽的,年紀小的可以收點手工活做,老人家有學識的可以給幼童上上課,哪怕教教他們如何種地也是好的。”

姚知府覺得沈嘉太異想天開了,這群低賤的貧民,吃不飽穿不暖,每天恨不得窩在屋裏發黴生根,哪裏願意出去做事,何況官府也付不起銀錢。

姚知府如今不會明著和沈嘉過不去,面上贊同地說:“沈大人才思敏捷,不過具體安排還得多方綢繆,本官會與各位大人商議此事的。”

秦掌院雖然不太懂實務,但他覺得沈嘉的主意不錯,人是要動起來才有活力的,而且有事情做也能強身健體,讓這群災民多做點事,以此得到更多一些的食物,他們必定是願意的。

而且也要讓他們明白,賑災並非不勞而獲!

“我覺得沈大人說的挺有道理,也無需讓他們做太復雜太重的活計,能為官府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好的。”

聽秦掌院也這麽說,姚知府痛快地點頭:“等過完這個年就安排起來,兩位大人放心。”

災民沒什麽好看的,走了一圈姚知府就要帶人回去了,沈嘉卻還想問他們一些事,他懂的民事太少,這樣不利於做個有用的官。

“大人們先回去吧,下官見此地幼童不少,想與他們玩玩。”沈嘉說道。

秦掌院覺得他童心未泯,打趣道:“沈大人自己還是個孩子呢。”今天沈嘉來的時候就讓隨從帶了些糖果蜜餞,說是要送給小孩子的,聽他要留下來也不稀奇。

姚知府分了兩名小吏在這幫忙,帶著其他人先離開了。

他的師爺路上私下問:“大人,留沈郎中在那妥嗎?萬一有人亂說話……”

“一群無知愚民能說些什麽,何況這麽久沈嘉都沒查出問題來,顯然是找不到的,就算聽到一些瘋言瘋語也要有證據才行。”

“那屬下就放心了。”

“你去替本官辦件事,今晚的宴席讓人多敬他酒,醉酒了才好辦事,他害的珍珍沒有好歸宿,總不能便宜了他。”

“那您是想……”

姚知府惡劣且淫蕩地笑了起來,“看他那副花容月貌,如果能便宜了淩靖雲倒是不錯,可惜淩靖雲武藝高強,未必能中圈套。”

師爺覺得這點子太損了,一下子暗算兩個人,而且淩靖雲豈是那麽好暗算的,於是勸道:“兩個男人在一起也沒什麽,事後當風流韻事也就罷了,不如給沈嘉送個他拒絕不了的人。”

“誰?”

“提刑按察使大人的掌上明珠!”

“你瘋了?那瘋子愛女如命,要是被他知道是我們算計他女兒……而且,要是他與那瘋子家結了親豈不是越發囂張了?”

師爺小聲說:“沈郎中的未婚妻是縣主,普通女子就算與他有了肌膚之親也只能做妾,只有這位家的,他敢碰一下張大人絕對會要了他的命!張大人是絕對不會讓女兒給人做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