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獻計(上)

半個月後,蒲家的家產也終於清算完畢了,早朝上,周尚書當著所有官員的面匯報了這次抄家的結果,一共入庫了白銀三百多萬兩,黃金十五萬兩,奇珍異寶不計其數,還有良田、山莊、宅院、店鋪等不動產,光聽數字就令滿朝文武倒吸了一口冷氣。

蒲家有錢的必然的,百年的公爵府,又是國舅,但他們顯然還是低估了蒲家斂財的能力,難怪會有那麽多侵占良田害死人,或是為了某個配方滅門之類的案子,靠強取豪奪來的資產就不知道有多少。

趙璋愣了會神,他以前對財富也沒什麽概念,他從出生起就是最尊貴的那一撥人,吃穿用度無一不精,小時候他常去蒲家,蒲家的用度與後宮無異,什麽都是最好的,他也沒什麽感覺,但走出去見識過黎明百姓的生活後,他就知道什麽叫做奢侈,什麽叫做富豪。

國庫入了一大筆錢,朝臣們都是開心的,各部衙門都需要錢,以往可沒少因為國庫沒錢被擱置過款項,如今總算能緩一緩了。

“皇上,臣以為還要追究蒲家一項罪名,臣聽聞蒲家在南方掌控了一整座鹽田,在西北還有座鐵礦,這些可都是重罪,蒲家所有的產業未必只有這些,還望皇上徹查。”徐首輔站出來說。

其實這些大家心裏都有數,私底下未必沒聽人提起過,只是以前沒人敢講出來,除了鹽田鐵礦,據說蒲家在南方還私設糧倉和兵器庫,但也都是聽說,是真是假也不好說。

趙璋早在登基之初就讓錦衣衛慢慢收集蒲家犯罪的證據,查到的東西不少,但肯定有遺漏,到如今也沒什麽好遮掩的,該查的查,該抓的抓,一點不用猶豫。

“命各地錦衣衛衛所展開搜捕,全國範圍內追查逃犯,同時追蹤蒲家產業,但凡落在蒲家名下的產業全部查封,包括以蒲家管事、女眷名義開設的商鋪、田莊,一律沒收!”

“皇上,是否要招陸指揮使回來?”錦衣衛指揮使陸翦被趙璋派去西南查案,眼看都快半年了還沒回來,而這半年裏,淩靖雲在長安作威作福,一人獨大,朝廷上下早對他有意見了,可偏偏他是皇上的心腹,先扳倒他可沒那麽容易。

“不必了,陸指揮使的案子快辦完了,不好半途而廢,淩靖雲辦事仔細,就由他統領此事。”

大人們暗暗嘆了口氣,也不好繼續堅持,但心裏不免更加謹慎,免得被姓淩的抓住把柄,這位可是完全沒有人情可講的。

沈嘉看看左右,心想:原來也不止我一人怕那個面癱臉,看看這威名,將來錦衣衛肯定也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從歷史上看,錦衣衛就沒有好東西,好一些的替皇上辦案、監察百官,規規矩矩,壞一些的肆意殘害官員,栽贓陷害、草菅人命無所不極,不知道淩靖雲是否也會走到這一步,反正就他在長安時聽到的消息,淩靖雲辦案不留情面,心狠手辣,光是這半年,被他弄倒的官員就好幾個,北鎮撫司的昭獄裏,每天夜裏都是慘叫聲。

但沈嘉不認為這些官員是被陷害的,趙璋剛上位,要慢慢清理掉一批官員很正常,先帝在位時,朝廷腐敗風氣日盛,尤其是最後幾年,連沈嘉一個舉子都聽說了不少貪官汙吏。

“沈愛卿。”皇帝突然喊了沈嘉一句。

沈嘉回神,站出來回稟:“臣在。”

“半個月期限已到,朕交給你的任務完成了嗎?”

沈嘉眨眨眼,配合著說:“回皇上,臣已經做出了一份報告,不過數據比較龐大,需要借助工具。”

趙璋點點頭,“需要什麽盡管帶上來。”

“是。”沈嘉出去吩咐一聲,很快就見兩名侍衛擡著一座木架進來,木架有成人高,中間架著一塊木板,有點像是掛圖用的架子。

百官小聲交談,刑部尚書偷偷問周擎:“周尚書,你可知道那小子要搞什麽名堂?”

周擎剛忙完抄家的事情,根本沒顧得上問沈嘉這件事,搖頭說:“本官也疑惑的很,不過很快就知道了。”

沈嘉抱著一卷紙張進來,掛在木架上,展開一看,封面寫著:“關於北五省賑災借糧的可行性報告。”

很新穎的用詞,吏部李侍郎撇撇嘴,小聲說道:“嘩眾取寵。”

沈嘉只當沒聽到那些爭議,掀開第一頁,是一張北五省的糧食庫存報表,站的最近的幾位大人同時瞪大了眼,一開始不明白沈嘉為什麽將一串數字並排著寫出來,等沈嘉稍微指點一下,就能看出這張表有多簡潔明了。

也不用沈嘉多費口舌,但凡能看懂表格的人都一眼看出了這張庫存表要表達的意思,北五省糧食產量不算少,但人口基數較大,畢竟北方才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黃河流域的城市才是這個時期的中心,每年消耗的糧食也是個龐大的數字,因此庫存量全都在告急的一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