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最憋屈的帝王

淩靖雲這個人沈嘉只見過一次,當年就是他去保寧府給趙璋送信,第一次就給沈嘉留下了深刻印象。

冷與俊完美結合的一個人,讓人見了就很難忘記的一個人。

而如今,這個年輕人已經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副指揮使,趙璋能坐上九五至尊之位,這位的功勞最大,手段狠辣,六親不認,被譽為皇帝座下第一把尖刀。

他和姚沾都是伺候趙璋多年的下屬,兩人最大的區別在於,姚沾沒他狠,沒他會鉆營,但論忠心,姚沾肯定不輸給他的。

淩靖雲進來後,目不斜視地跪下行禮:“臣淩靖雲拜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璋還維持著剛才的姿勢,書本貼在沈嘉臉上,看到他來才淡定地收手,問:“這幾日長安最熱鬧的事情是什麽?”

淩靖雲低頭說:“臣每日呈給您的奏折上都有寫,您指的是哪一件?”

“關於朕的。”

淩靖雲詭異地停頓了一下,余光往沈嘉那掃了一下,然後雙膝並攏跪好,低頭說:“因嫻妃與宋昭儀離宮,朝廷上下官員與百姓都頗有微詞,臣仔細篩查過,都是些不重要的言論,有些已經懲罰過了,皇上如果對此結果不滿意,臣可以再篩查一遍。”

“好了,你也不用遮掩,據實說就是,他們說朕什麽了?”

淩靖雲硬著頭皮回答:“說您……身有隱疾。”

“哦。”完全意料之中的答案,趙璋發現自己竟然不生氣,“還有說其他的嗎?”

“此外還有人編排兩位貴人的,因為您說她們出宮後與您無關,臣就沒有關注。”

沈嘉也聽過無數個版本,無外乎就是各種富家小姐窮書生或者表哥表妹的故事。

其實大家都知道,妃嬪能安然無恙從後宮出來,無病無災,那肯定是皇上有問題。

見沈嘉面上色彩繽紛,不知道想到什麽地方去了,忙轉移話題:“行了,蒲家的事情辦的怎樣?”

淩靖雲沒想到皇帝竟然當著其他官員的面談這件事,看來外頭傳言沈嘉是皇上新晉的寵臣一點不誇大,而且他比別人知道的更多一些,知道這兩人曾經好過,再聯想皇上放後宮妃嬪出宮的事情,他驚覺自己可能發現了個不得了的秘密。

他趕緊收回心神,說:“西北那邊絕對不會留下蛛絲馬跡,關於蒲世子一路的所作所為也已經在百姓中傳開了,他以前就劣跡斑斑,受迫害的人家不少,蒲家也是作惡多端,三日後,這些人家會聯合起來告禦狀,該整理的證據也都整理妥當了。”

趙璋知道這件事到這一步還是簡單的,蒲家歷年來犯的錯一籮筐都裝不下,欺男霸女都是小事,還有侵占百姓土地,殺人越貨,貪墨等等一系列罪名,罄竹難書,證據他從登基那年就命錦衣衛開始收集,人證物證俱全。

但這些,都不是他扳倒蒲家的關鍵。

“好,你下去吧,最近盯著蒲家,尤其是蒲家死士的位置,一定要給朕查出來!一個都別放過!”

“臣遵命!”淩靖雲低頭退出禦書房,差點和姚統領撞在一起,兩人對視一眼,誰也沒開口道歉,繞個道走了。

姚沾是為了新副統領人選來的,劉副統領被寧妃娘娘牽連丟了烏紗帽,被發配到西北吃土去了,新副統領人選還未定下來。

等總管太監通傳,姚沾才進去禦書房,一點不意外地看到沈嘉,最近這位是宮裏的常客,天天混在禦書房,要不是他每天規規矩矩地在宮門落鎖前出宮,他都要以為這兩位舊情復燃了。

不過他猜也快了,後宮妃嬪離開,別人看不懂原因,他們知道內情的人一猜就知道是為什麽,只是心裏不免擔心起來,皇上到底要被這個姓沈的禍害到什麽時候?難道還真為了他不要後宮不要子嗣了?

“何事?”趙璋見他進來後就開始發呆,忍不住催促道。

姚沾回神,低頭匯報:“啟稟皇上,副統領的人選臣已經篩出三個,請皇上定奪。”

趙璋掃了眼報上來的三個候選人,因為副統領是統領的副手,趙璋既然信任姚沾,就讓他自己定副手,之前那個姓劉的是先帝在位時留任下來的,蒲家的人,正好借這次機會鏟除了。

姚沾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夠聰明,這三個人看似都是他自己選的,但其中拐彎抹角的關系可多了,任何一個提上來後都可能把姚沾取代了。

“人是自己看中的嗎?”

“是的,臣也讓人查過,都是家世清白簡單的人,而且都任職三年以上,為人也頗受推崇。”

沈嘉在整理那一大堆的奏折,聞言擡頭看了姚統領一眼,又見趙璋蹙著眉不吭聲,大致是對人選不滿意了。

姚沾當然也看出這點,但他不明白皇上是對他不滿還是對他選的人不滿,為了不讓皇上覺得他任人唯親,他特意選了三個人,讓皇上最後定奪,都是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