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護短的皇帝

吳大人和楊大人也沒休息太久,一個時辰後就會回來了,看到門口站著兩個面生的小太監還覺得奇怪,問沈嘉:“門外為何又來了兩個小太監?不是說好不讓他們伺候嗎?”

沈嘉同情地看著他們,說:“午後皇上來過了,估摸著見我沒人打下手所以差遣了兩個內侍來幫忙,不過我已經跟他們說了不用進來伺候。”

一聽皇帝來過,兩位大人嚇得兩股戰戰,吳大人忐忑地問:“皇上來做什麽?他可有說什麽?”

“大人不用擔心,皇上說只是來看看這本書能否修復,聽說大人們忙碌了一早上,還交代您二位多休息呢。”這話當然是沈嘉加上去的,反正他們也不可能找皇帝求證。

兩位大人感動的老淚縱橫,特意跑出去朝著金鑾殿的位置磕了三個頭,再進來後氣質都不一樣了,好像渾身充滿了力量,也不和沈嘉客氣,把他剛才處理過的紙張重新加工一下。

書頁並非清理幹凈就好了,有破損的還要修補,一般都要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來,工序繁瑣,三人各有所長,於是商量一下決定分工,沈嘉負責分頁,楊大人負責除塵清洗,吳大人負責補缺補漏。

幹到傍晚時分,沈嘉也累了,對兩位大人說:“下衙時間到了,兩位大人一起走嗎?”

吳大人和楊大人同時搖頭,“不走不走,我們再做一會兒,總得把你分下來的這幾頁弄完,沈大人孤身一人在京,又沒有家事拖累,不如也留下來坐一會兒,等弄完了我們把這幾頁內容好好分析分析。”

沈嘉不想加班,皇帝又沒給他們規定期限,他們可以慢慢弄,當然,主要原因是他怕皇帝又搞突襲,那今晚他又不用睡了。

他笑著勸道:“大人,宮裏也快落鑰了,咱們畢竟是外臣,在宮裏待太晚不合適,而且兩位大人今天也累壞了,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才能更好地工作。”

這話在理,吳大人和楊大人聽了也舒心,於是說,“那行,我們整理整理就走吧。”

就在這時,杜總管親自領著禦膳房的小太監送來了晚膳,和氣地說:“皇上聽說三位大人還在忙碌,特命奴才送來了晚膳,三位大人用完了再出宮不遲。”

皇帝賜膳那是何等榮耀,吳楊兩位大人從未受過這種待遇,又激動的想哭了,沈嘉扶著他倆謝恩,然後才挪到隔壁去吃飯。

中午來的兩個小太監挺會來事,不僅給他們端茶送水,還親自盛湯布菜,就差給他們喂到嘴裏了。

沈嘉掃了一眼菜色就笑了,大半都是他愛吃的辣菜,他也確實餓了,一連吃了兩碗才停下,可憐了另外兩位老大人都是土生土長的長安人士,辣椒能接受一點,但這種變態辣就要他們的命了,又不敢不吃,因此一頓飯下來人都要冒煙了,淚眼汪汪,真正的哭了。

原本皇帝再怎麽偏袒沈嘉也不至於不顧另外兩位大人的口味,是中午看他們撇下沈嘉去休息才故意為難他們,在某些方面,慶嘉帝幼稚且護短。

沈嘉吃完一頓滿意的晚飯回到家裏,因為沒有提前交代,家裏的飯菜也做好了,於是分給何彥他們吃,自己進書房坐著。

正對面的墻壁上就掛著那幅他和趙璋一起修復的古畫,是一百多年前一位大師的作品,勐虎下山圖,他爹總是喜歡附庸風雅,喜歡買些古書古畫回來充當門面,這幅畫因為破損太嚴重所以價格被壓得很低,他爹看買得起,就高高興興地帶回家了。

最初看到這幅畫時,沈嘉都覺得他爹腦子進水,沈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花上千兩買一幅原貌都看不清的畫,也不怕被人騙了。

他想到趙璋出身大族,眼力肯定很好,所以就拿去給他辨認是否是真跡,得到肯定答案後,兩人就埋頭書房開始做修復,他的不少知識還是趙璋灌輸給他的。

何彥吃完飯過來,見他又在發呆,猜測他今天在宮裏見過顧公子了,小聲說:“少爺,今天門房接了一份帖子,是刑部主事曹大人送來的,他家嫡子三日後辦滿月,請您過府吃酒。”

“曹大人?曹瑞文?”沈嘉和曹瑞文是同榜進士,同為天子門生,按理關系是很親近的,不過兩人中榜前不認識,中榜後又不在一個衙門,基本沒交集,沒想到他居然會給自己送帖子。

“是的,您去嗎?家裏該備什麽禮?”

這個家連個女主人都沒有,何彥也很年輕,根本不懂長安這邊的人情往來,送禮可是一門學問,搞不好是要鬧笑話的。

沈嘉想了想,說:“他既然請我,那肯定也請了同科其他人,去肯定要去的,至於賀禮,明日我找同僚問問。”

第二天,沈嘉果然私下問了楊大人,楊大人比吳大人更平易近人些,當即告訴他:“一般來說,我們走禮一看關系親近程度,二看對方家境,你與曹大人是同批進士,若是想以後往來的密切些,可以按同僚的標準走禮,但曹大人出身鎮遠侯府,又是嫡子,你這份禮可以再加三成,否則對方未必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