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別想吸我氣運!(24)

因為梁玉馨一點沒受輿論影響, 觀眾對她的印象更加好了。大部分觀眾都只是看節目的,不喜歡攻擊誰,反而會看人的性格定喜惡。

梁玉馨溫柔、大氣、有主見、體貼、待人和善, 優點多著呢。大家看著她和陶睿在篝火旁說說笑笑地吃燒烤,無比接地氣, 真是越看越喜歡。就連陶睿的粉絲現在也開始接受她了, 有人發彈幕都叫上了“嫂子”。

到海島的當天晚上,只有陶睿他們有節目, 其他幾對都是找餐廳吃飯,和中午飯沒什麽區別,也沒多大看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觀眾湧向陶睿的直播間了,畢竟他們看這節目就是嗑糖的, 當然要挑最甜最戳人心的來嗑!

陶睿和梁玉馨玩了一天, 就算身體上不累,心理上也需要休息。兩人吃完燒烤回酒店就睡覺了, 才晚上九點多。

觀眾看見他們這邊熄燈,刷了滿屏的彈幕讓節目組加更。明明兩個人年紀也不大, 怎麽作息這麽老幹部呢?

這其實源於他們倆的古代生活啊, 那會兒夜裏沒什麽意思, 九點多休息就很晚了。兩個人都習慣了,早睡早起,一整天都會精力充沛。再說早點睡還可以看日出呢, 他們倆沒一會兒就睡著了。

觀眾意猶未盡,出了直播間在別的地方還在談論神仙CP, 微信群、論壇、微博、朋友圈, 喜歡看的觀眾恨不得把期待的心情分享到每個平台。

還有人在議論梁玉馨點評《大周權謀》的事,也有人議論寧遠情商低太能裝。

議論的人多了, 自然就成了話題。

寧遠網上看到輿論走向,焦慮起來。拍真人秀真的很莫名其妙,就是你明明覺得自己什麽都做好了,可卻能惹來觀眾不喜。有的人可能就隨隨便便說說笑笑,就能被人喜歡得不得了。

他看網友議論,知道自己大概哪個點被大家不喜了。但他害怕的是,他不知道接下來幾天該怎麽辦。到底怎麽做才能扭轉大家對他的印象,這問題太難了,否則也不會有那麽多藝人崩人設、糊了、油膩了、又去油了。

他現在完全掌握不好尺度,但有一點他覺得可以試試。寧遠在網上帶了節奏,把《大周權謀》的原著作者牽扯進來了。

這位原著作者袁墨是老牌作家,有六十歲了,得過很多獎項,是作家中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大周權謀》是他在五十歲的時候精心寫了兩年的著作,單是查資料的書就擺滿了一面墻那麽大的書架,可以說是一輩子最用心的作品。

當初電影拍出來,袁墨就說非常滿意,很感謝導演。現在電影被梁玉馨說的有好幾處漏洞,恐怕這位作家會很不高興。文人可不管娛樂圈、商圈這些事,不高興了很可能會親自發聲。

到那時,事情就鬧大了,梁玉馨還能毫不在意嗎?這樣一定能將觀眾視線轉移到梁玉馨的事情上,對他自然不會再關注,他也可以趁梁玉馨不高興的時候做做任務。

事情發展得很順利,袁墨當天晚上就知道了這件事。老人家覺少,晚上還沒睡,得知有人“批評”他的作品就來了興趣,特意把直播那段回放了看。

然後就反復看了三遍!

就在他兒子怕他氣著,想出聲勸勸的時候,袁墨一拍椅子扶手,笑道:“說得好!終於有人看出我的鋪墊細節了,埋得這麽深都能看出來,小丫頭厲害,不愧是大集團繼承人!”

袁墨的兒子愣了,“爸,這麽說她說對了?”

“對,怎麽不對呢?剛才你跟我說的時候是怎麽說的,有人罵她瞎說批評《大周權謀》?我看她就隨口閑聊,哪裏批評了?還是有別的沒給我看?”

“沒有,爸,她就說了這些,後來沒看完電影,吃飯去了。”

袁墨哼了一聲,很是不高興,“這也有人上綱上線?網絡這東西真是烏煙瘴氣。不行,你去拿本《大周權謀》來,要精裝版,我要給這丫頭平反。好不容易遇到個懂的,不能看著她受委屈,快去!”

袁墨說著話已經戴上花鏡,叫人拿來筆記本電腦,登錄了許久沒用的微博賬號。賬號還是半年前書籍再版需要宣傳時開的,幸虧他用的是一樣的密碼,不然還登不上去了。

他問問孫子,在孫子的幫助下寫了一大段話,還特意@了梁玉馨。

【袁墨V:《大周權謀》完成多年,看到小友如此輕易地發現我故事中的細節鋪墊,甚是驚喜!在寫這本書時,我絞盡腦汁,竭盡全力地安排每一個陰謀、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曾經有一句話反復修改了上百遍。這些年我最遺憾的便是沒人能徹底解讀我埋下的伏筆,今日小友隨口吐槽的幾句話,毫不誇張地說,讓我有種遇到知音的感覺。

書籍改編成電影,導演說為了在大熒幕上好看,很多情節都刪去了。我是失落的,但我知道,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有不同的規則,《大周權謀》的電影成品已經超出我的預料,令我很滿意。若真把所有細節邏輯拍出來,恐怕拍上一百集的電視劇也拍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