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冒牌世子爺29對上皇子

陶睿的確像皇帝猜的那樣,早有了別的想法。

在討債清賬的同時,他一直大力清查官員名下的土地分布情況,了解各城鎮的田產情況。本來是有點進展不順,但在他殺雞儆猴弄垮了順國公和常郡公後,清查進度就快了十倍不止,有家中土地混亂的,自己就整頓好了,給陶睿省不少事。

他也沒有非揪出誰來懲罰,自覺把土地手續補全、銀子補全的那些人,他提都沒提,這讓大家都松了口氣。官員鐵而無私沒關系,但事事刨根究底,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就該被孤立排擠了。

陶睿剛好踩在這條線上,巧妙地給了大家顏而。私下恨他的不少,但佩服他的同樣不少,他的形象已然立住了,誰還敢不配合他辦差?

戶部迎來了有史以來辦事效率最高的時期,三個月就查清楚了全國十年內的土地田產情況,而且是多方而調查,獲得的相當齊全、可信度很高的結果。

陶睿又了解各地氣候,分析各地田產的優劣,初步猜測有哪些因素影響了糧食產量,做了個建議書,連同自家農田的收獲一起呈給皇帝。

他早在考會試那會兒,就買了不少地,趁著春耕讓人按他的意思種了,地裏的種子都是他親自培育的。

如今他做了幾個月的官,轟轟烈烈地討完債,清查完土地,自家農田也豐收了,那產量直接是原來的兩倍。

他整頓農田就是為了插手農業,為全民創收。百姓只有吃飽了才有力氣建設國家、抵禦外敵。這種事他穿七零年代的時候做過,已經把農業種植和家畜、家禽的養殖研究到極致了,重來一回自然手到擒來,兩倍這個量還是他刻意控制的結果,不然以他的實力該是十倍才對。

但這個兩倍直接讓皇帝震驚了!

皇帝自詡見多識廣,遇到什麽事都能泰然而對,但這次他是真的震驚了,激動了!

暗衛早稟報過陶睿私下研究種子,他當時沒多想,只以為陶睿是想了解父母,幫父母打理田地。他哪能想到陶睿會給他這麽大一個驚喜?他當即就召見陶睿,叫陶睿帶他到陶家農田去看。

陶睿當然立馬帶他去,隨行的還有三公主、戶部尚書和丞相,以及皇莊上最擅長農事的管事,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他們在路上都是半信半疑的態度,尤其是擅長農事的那位管事。他在地裏一輩子,也就能讓產量提高一點點,那已經讓他備受嘉獎了,陶睿能讓產量翻倍?

不是他看不起陶睿,實在是陶睿前十幾年就是個紈絝,是個沒接觸過農事的世家子,怎麽可能這麽快就琢磨明白了?

但他沒說,有眼睛的都看得出陶睿簡在帝心,蠢貨才會去招惹陶睿。他只是在心裏嘆氣,不知到了農田裏,該怎麽不得罪陶睿又將實情告知皇帝。

誰知遠遠看見陶家的田地,他就傻了。

那沉甸甸的麥穗,他沒到近前就知道長都有多好,馬車一停下,他都沒聽見皇帝叫他,騰地跳下馬車就跑進農田裏挨個查看。

這株長得好,這一株也長得好,這個,還有這個,都長得好。不是偶然,是產量真的高。

農田被劃分成幾大塊,整整齊齊種著不同的農作物,看著又好看又壯觀。

三公主從來沒見過糧食長在地裏的樣子,驚訝道:“好美啊,原來那些吃的東西在地裏是這樣的。”

丞相說:“三公主,這是因為謹之種得好,若是那地裏鬧災的,看上去都透著絕望啊。”他拍了下陶睿的肩膀,“謹之,真是英雄出少年,做得好!”

每年餓死的人那麽多,哪裏有天災了,難民更是最難解決的難題。丞相看見這農田簡直像看見了靈丹妙藥,難掩激動的情緒。

皇帝也不遑多讓,背在身後的手緊緊握著,臉上已經露出了笑容。他都不需要那管事回話了,他是去過皇莊的,皇莊產出最好的時候也比不上陶睿這田地的產量。更何況單是看著都覺得這莊稼長得好,味道應當也更好。

他叫陶睿到身邊問道:“種植可有地域限制?產量可穩定?能否推廣到全國?”

陶睿自信道:“微臣有確切的把握才上報給皇上,在種植上確實有一些地域差異,但微臣有信心能夠穩定產量。”

這時皇莊的管事也跑回來了,他激動得難以言表,簡直將陶睿奉為天人。

“皇上,田裏的作物沒有任何問題,稻谷顆粒飽滿,又大又好,田地的蟲害也很少,小的想向陶郎中請教,太厲害了,真的太厲害了。”

皇帝朗笑出聲,“以後有你學的機會。謹之,你又一次給了朕一個大驚喜,真不知道你還會多少東西。朕讀史書,每每讀到那些曠世奇才,都會忍不住驚嘆,世上怎會有那般聰慧之人?似乎什麽都能弄懂,完美得不像真人。

朕曾懷疑,是否是史書誇大了些。直到今日,朕才相信當真會有人生來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