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冒牌世子爺27殺雞儆猴

秦若第一反應就是去找陶斌,她買通了宣謹侯府的下人,扮成丫鬟混了進去,找到陶斌。不管怎麽樣,陶斌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了。家族放棄了她,她靠秦家就只能一輩子被關,或者遠嫁出去。

她只能逃出來找陶斌問清楚,她被關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陶斌正是最低谷的時期,秦若突然出現,表現幾分心疼,再自責不該和他在一起,罵自己幾句,陶斌就心軟了。

在他看來,秦若才是最慘的那個,結果秦若聽說他這邊不好了,還特意逃出來見他,叫他怎麽能不感動?

秦若很快從陶斌那裏聽說了一切。她簡直懷疑自己記憶錯亂,唯一令她慶幸的是,陶斌並不是能力不足才落榜的,而是受到了陶睿的影響,沒答好。

想想這段時間發生多少事?陶斌怎麽可能不受影響?下次再考的話,還是會考上的。或者說等陶斌成了世子之後,那考不考就不重要了,找機會某個缺,即便是閑職也無所謂,他依然是未來的侯爺。

陶斌要面子,沒和秦若說皇帝不封他的事,只說家裏打算低調一段日子,還沒請封。

秦若心裏踏實很多,因為陶斌的態度明顯是沒怪她,對她還有情。甚至因為他們兩個都很慘,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這是她的優勢。只要操作得當,她還是有可能成為將來的侯夫人。

秦若到了這時候反而愈發清醒,不是她不想走別的路,而是她想要榮華富貴,風風光光,只能走這一條路。秦家的態度、陶家的態度、別人對她的看法,這一切都決定著,她從來沒有別的路可走。

所以秦若幹脆不想陶睿的事了,只一心一意地鼓勵陶斌,溫柔地勸慰他,告訴他,他能行,他是最好的。

秦若住在了陶斌租的小院子裏,在一個胡同最深處,有陶斌買來的丫鬟、婆子照顧著,時不時等陶斌來見面,勸陶斌努力上進,幫陶斌想辦法挽回名聲,就此消失在人前。

秦家晚了兩日才知道秦若不見了,派人到處找了很久,結果一點消息也沒有,只得放棄。秦大人和秦夫人為她不知多了多少白頭發。

不過他們這些人是真的不再找陶睿麻煩了,開始避其鋒芒,陶睿也真正和他們劃清了界限,在新的崗位上開始大展拳腳。

陶睿考上狀元後,皇帝沒有按常規讓他去翰林院做六品官,而是直接讓他進戶部做戶部郎中,是五品官。

不管皇帝有多大的野心,將來要做什麽,第一步都是先填充國庫,只有國庫充盈,才能實現他想做的事情。再者他五十歲了,下頭幾個皇子野心勃勃開始不安分,必然要想著法的碰財政。皇帝讓陶睿進戶部,也有查他們、讓他們碰不得財政的意思。

眾官員早知道皇帝看重陶睿,但沒想到陶睿初入朝廷,就給了他實權,儼然是未來皇上跟前的紅人了。一時間,同陶睿交好的人數都數不清。那些先前在觀望的皇子們,也開始隱晦地給陶睿遞來橄欖枝了。

他們是要小心再小心的,初步只是試探,因為陶睿目前是皇帝的人,他們還不確定能不能拉攏陶睿,萬一人沒拉攏到,還暴露了自己的野心,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先皇後當初生下了嫡長子,出生就被立為太子,可惜太子未滿七歲便夭折了。先皇後會在生三公主的時候難產而死,有一大半的原因是那時候失去兒子,太過悲痛。

太子和先皇後死去後,皇帝就沒再立太子,也沒再立皇後。如今後宮中位份最高的,就是四公主的母妃,蕭貴妃。蕭貴妃的兒子就是當今二皇子,稱得上文武雙全,表現很出眾,有很多人支持。

原主被陶斌、秦若毀掉名聲後,就是投靠了二皇子,他做紈絝的時候結交了好多狐朋狗友,他們家世都不錯,喝醉的時候嘴上沒個把門的,無意中冒出不少不該說的話。原主利用這些弱點威逼利誘,給二皇子擴展勢力,為二皇子做見不得光的事。

所以二皇子才願意給他一些好處,讓他得以對付陶斌,也一次次在找茬的過程中,讓陶斌得到了成長,得到了一些好處,得到了不錯的名聲。

後來陶斌投靠了三皇子,三皇子的母妃是四妃之首慧妃,實力不弱。陶斌拿出家中全部財物去支持三皇子,當時陶斌還被原主一次次襯托成了第一公子,考中進士證明了實力,漸漸得到三皇子的重視,最終弄死了原主。

整個過程中,原主就像一塊墊腳石、一個好用的推手,非要和陶斌死磕,一次次找陶斌的茬,結果就是一次次給他送好處,害死了自己,成全了對手,得到了標準的反派結局。他人生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讓陶斌成長了。

原主就是意外遇見了這樣的未來,才寧願將身體交給別人也不願面對。如今陶睿從這些記憶中,也無法知道最終是誰得到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