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冒牌世子爺(24)

陶睿從圍場回京後, 買了一大堆書,還拿下棋換借書,去齊家的書房洗劫了不少, 氣得齊禦史胡子直翹。

接著他就開始了看書、了解時政的生活。這就更打擾齊禦史了, 因為齊禦史是和他關系最近的官員, 職位還不低, 每日上朝對時政的了解絕對是最及時的。

於是陶睿經常帶些食物酒水上門拜訪,和齊朗下棋之後就找齊禦史聊聊天,請教請教。

齊禦史剛開始是很不習慣的, 畢竟從前沒少在家裏罵這小子混賬。但和陶睿聊了兩三次後,他對陶睿就徹底改觀了, 還叫齊朗多跟陶睿學學, 別整日沉迷下棋, 只知道玩。

如今齊禦史下了朝還有些期待見到陶睿呢,希望能在陶睿考功名這件事上助他一臂之力。

像黃世子那樣的人, 就不希望陶睿考好了。即便他們明面上不敢找陶睿的麻煩, 私心也希望陶睿落魄,漸漸被皇帝忘掉, 免得陶睿起來了會找他們的麻煩。

反正作詩好又不等於對時政有好見解, 也不代表對解決朝廷問題有好方法, 他們就覺得要是陶睿有真本事, 幹嘛托人買秀才?肯定陶睿在這方面是弱的。

其實這是因為在這個朝代, 考秀才考的內容基本是需要死記硬背的,陶睿當初買秀才一個是因為名額有限, 提前買免得人脈沒了買不到;另一個就是不想花大量時間去背誦, 跳過秀才之後, 他只需快速了解各種書的意義即可, 能省不少事。

如今他要參加的鄉試考的是寫詩做文章,接著會試主要考學子對時政的看法,殿試就由皇帝出題,考比較難的,解決朝廷問題的方法。這些對他來說就比較容易了。

“刻苦讀書”給了陶睿一個絕佳的借口,拒絕那些以邀約為名義相看他的宴會。在他要參加會試的消息傳開之後,想招他做女婿的人家也暫緩了行動,準備觀望看看他能不能考上,考上之後皇帝會給他個什麽職位,到時再判斷要不要把對待他的態度提一提。

大概就是判斷嫁庶女還是嫁嫡女、隨便嫁個女兒還是嫁自家寵愛的女兒這種。

總之關於陶睿的議論有很多,等著看他能考到什麽功名的人也有很多。宣謹侯府是在聖旨到的時候知道這些事的,他們一直閉門不出,想低調度過最低潮的時期。

先前皇帝去圍場狩獵,沒叫宣謹侯府的人去,卻叫陶睿去了,那幾日他們簡直提心吊膽,想不明白陶睿怎麽就得了皇帝青睞。

皇帝喜歡陶睿,貶了他們,那他們豈不是前途灰暗?

如今皇帝終於下旨撤了陶睿這世子,將陶睿的戶籍遷走了。可皇帝沒有同意陶謙給陶斌的請封,陶斌就不是新的世子。

陶謙從傳旨太監的態度知曉皇帝更喜歡陶睿了,焦慮地派人出去打探,沒想到會聽到空手打老虎、武藝當世第一這些消息,還有皇帝竟叫陶睿參加秋闈,陶睿也真的開始閉門讀書了。

這代表什麽意思?代表只要陶睿能考上,他就能直上青雲。皇帝的喜愛簡直就是一道天梯!

外界都在傳陶睿有福氣,陶謙氣得闖進陶李氏思過的小佛堂,揪住她質問:“到底陶睿是福星還是陶斌是福星?我看府中倒黴的一切都是從陶斌惦記長嫂開始的,陶睿離了我們倒越過越好了!”

“你渾說什麽!”陶李氏自己可以示弱委屈,但不能容忍他這樣說陶斌。

陶李氏推開他皺眉道:“秦若沒嫁給陶睿就不算什麽長嫂,而且斌兒只是被那狐媚子迷惑,你看著他長大的不知道他是好孩子嗎?讓他知道你這樣說他,他該有多傷心?

我確定,玄宗大師說的是我的兒子,我得來不易的兒子能為全府帶來榮耀。”

陶謙眼神瘆人地盯著她,“因為你的話,我們已經把陶睿得罪死了。如今他得了皇上看重,你以為他會讓我們有什麽榮耀?他不報復我們都是好的!”

陶李氏聽他說了陶睿那些事,不敢置信,心裏慌了起來。

陶謙又逼近她斥道:“若不是你忽視他,怎麽會連他文武雙全都不知道?你整日在我面前念叨他的荒唐事,又不許我管教他,每次只打過罵過了事。你可真是狠毒,我怎麽會娶你這麽個蛇蠍毒婦?!”

“你!我都是為了這個家!”陶李氏及時咬住牙,沒有將怨懟說出口。出嫁從夫,她還要依靠這個男人,不可以和他鬧翻。

陶李氏轉開頭很快理清了思路,“陶睿如何,不關我們的事,那是他自己的命運。但我肯定,斌兒是我們家的福星。這種事玄而又玄,一定要人和家相合才能互相成就,否則陶睿怎麽在府中的時候只給我們帶來了恥笑,沒帶來半點榮耀?

是因為他和我們家不合,只有斌兒才能重振侯府。你相信我,這次鄉試,斌兒會考中舉人,然後考中進士,考中狀元。他之前一直風評很好啊,近日陶睿能出風頭,不過是因為斌兒被我們禁足了,還被你打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