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冒牌世子爺17禦史告狀

門房嚇得快厥過去了,見陶睿要走,忙攔住他,“世子爺您行行好,這事兒小的做不了主,不能收,您留留步,容小的進去稟報一聲。”

陶睿挑眉,“宣國公特意去客棧和我算的賬,有什麽不能收的?若是不收,我不是要背著債過一輩子?雖說我也沒覺得欠了宣國公府什麽,但既然宣國公提了,念在他曾是我養父的份上,這錢我給。

不過錢給了,關系就斷幹凈了,莫要再來找我,不管威逼還是利誘,我都不會為他們冤枉親生父母。走了。”

陶睿推開他幹脆利索地走人,一句多余的話都沒有,完全就是再不糾纏的架勢。

圍觀的人群自動給他讓出一條路,但門房要追的時候,人們就將他攔住了。

“過分了吧,世子可是偷來的,居然讓他還這些年的花費?”

“多虧世子財運好,要不然還不得被天降橫債逼死?”

“可不是嗎?想想咱們平常老百姓,叫咱們拿一千兩都能逼死人,還一萬兩,咋不去搶呢?”

“以前我還以為這世子幹啥啥不行,原來人家財運好、才華也好,誒呦想想那老陶家剛認回他就過上好日子了,他這是大福運在身啊!”

“他還孝順啊!瞅瞅宣國公府都咋逼他了,他硬扛著也要護親爹娘呢,聽說才十七,這才是真男人,是我大周朝的好兒郎!”

“肯定親爹娘對他好,沒聽他在公堂上說的話嗎?宣國公府對他不好呢,嘖嘖,怪不得能幹出跟養子要錢這種事,還是偷來的養子。”

雖說自陶睿抓造謠者上公堂後,大夥兒說話就小心了許多,流言一下子壓下去了。但這會兒他們人多勢眾,又看不慣宣國公府,就你一言我一語的在宣國公府大門口埋汰起人家。

門房六神無主,匆忙跑進門找管家求救,管家早就聽著信兒了,正從祠堂那邊往這跑呢。等一看見那白花花的十箱銀子和義憤填膺的百姓,頓覺眼前一黑。

他也顧不上兩位主子在祠堂裏吵架了,用力敲門將人叫了出來。管家將陶睿留下的話和造成的影響報給陶謙聽,夏蕊也悄聲跟陶李氏說了李家賭坊的事。這次陶李氏不用示弱賣慘了,她是真的一口氣沒上來暈了過去!

陶謙忙叫人請郎中,又叫管家把銀子給陶睿送回去,但管家有顧慮啊,勸道:“國公爺您三思而後行啊,如今世子就是瓦器,咱國公府就是玉瓶,他若拼了臉面前程不要,那撞一起就能兩敗俱傷啊。國公府再經不起波折了。”

“那你說怎麽辦?收下?那不是坐實了我向他要銀子的事?我宣國公府雖說沒落不少,也不至於同他算這點銀子,這個畜生,他就是存心抹黑,我的名聲還要不要了?宣國公府的名聲還要不要了?”陶謙在庭院中來回踱步,滿臉怒容。

管家嘆氣,“世子爺的脾氣您又不是不知道,他真能豁出去,可國公府不能和他硬碰硬啊。小的說句不該說的,若公堂之後,兩邊就互不打擾,世子今日也不會來這麽一出。正是您去找世子想挽回國公府的名譽,他才撕破臉還銀子。

如今他已說出恩斷義絕之言,在小的看來,他就是借此機會故意將國公府養大他的恩情抹了,從此他再做什麽,百姓都不會罵他不孝。人心在他那邊啊。

若咱們就此收手,還能早些其他機會挽回顏面,等三少爺中舉、中進士、中狀元,讓國公府越來越好,外人就不會記得今日之事了。可要是再找世子的麻煩,小的怕他說出三少爺和秦家小姐的事,毀了三少爺。”

最後一句話紮到陶謙心上了。

他停下腳步,皺眉想了半天,才發現他要錢的汙名洗不清了。陶睿明說是來警告他,那就意味著他再不停手,陶睿會搞出更大的事來。在這個節骨眼上,就算陶睿沒有任何證據,只要他說,人們也會信。

陶謙投鼠忌器,只能憋屈地說一句,“把銀子收了,跟外頭的人說清楚。”

管家領命而去,陶謙用力在自己胸口錘了幾下,只覺得喘不上氣,憋悶得要命。這都是陶睿害的,氣得他大罵陶睿混賬。再想到他白給別人養十七年兒子,都是陶李氏那蠢貨幹的,他更氣了。他是倒了什麽黴,娶回來這麽一個惡婦?

管家還算了解百姓心理,出了大門立即和顏悅色地說:“大家聽我一言,今日之事純屬誤會。抱錯的事剛鬧出來,兩邊都懷疑是對方偷換了孩子,互有怨氣很正常。實則很可能兩邊都是冤枉的,是當年那接生婆做了手腳也未可知。

早前國公爺和世子都帶著情緒,說話難免不中聽,這就讓世子誤會了。咱們國公府每年賞下人的銀子都不少,哪能和世子計較這個錢呢?

如今世子還在氣頭上,我先把銀子存了,過陣子待世子爺消氣了,國公爺會親自將銀子給他送回去。到底是養了十七年的兒子,有感情的,國公爺如今像承受喪子之痛,方才聽說這兒的事還難受得心絞痛,還望大家將心比心,體諒一二,咱們國公爺可是真真盼著世子成才繼承爵位的啊,不然也不會為世子請封了。大家說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