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最後的噩夢(第3/5頁)

絕大多數的任務者起碼還是清醒的、可以溝通的,但是很多窄樓居民,就如同窄樓底層那個縮在墻角瑟瑟發抖的女性任務者一樣,已經失去了自我與理智。

他們已經完全成為了劇本中的角色,但是並沒有瘋掉。起碼,並沒有瘋到必須得去灰霧的地步。

他們把自己當成了遊戲中的人物,於是那些逃離窄樓之類的理由,就無法搬到他們的面前來說了。

因此,聯絡人們只能提及終極噩夢、NE等等相關的說法,最終才得以說服他們。

到最後究竟是否會聽從徐北盡的要求,也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徐北盡也已經盡力了。

在這一天的行動之中,他幾乎可以說是看到了世間百態。

從前他只是待在窄樓底層,透過書店的窗戶看著外邊翻騰的灰霧。

他想象著窄樓中人們的生活情況,但是他並沒有真正觀察到。

窄樓底層和更高層的生態,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是環境還是氛圍,都是如此。

在窄樓的更高層,人們顯而易見地更加平靜、理智,生活的質量也遠比底層更加寬裕與輕松。盡管,這種平靜的氛圍更加應該稱之為死寂。

其實有不少人已經意識到,他們可能永遠無法離開窄樓了。

像葉瀾和她的同伴,願意為了一線生機,毅然決然來到窄樓底層的,終究還是少數。

並且,無論他們懷抱著怎樣的希望,當他們決定返回底層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否定了曾經的自己。

牧嘉實也是如此,雖然他並不是因為窄樓中的種種傳言才回到窄樓底層的。

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只不過他們願意將其稱之為對希望的追逐。

瘋狂?

瘋狂是隱藏在理智背後的東西。窄樓更高層的氛圍暗藏著一種難以察覺的緊繃,每個人的心中都繃著一根快要斷裂的弦。

他們似乎真的已經臨淵而立了。

對於那些從窄樓底層去往更高層的任務者來說,更是如此。

他們懷揣著希望去往更高層,而結果卻是,更高層的任務者比他們還要絕望和陰郁。此外,更高層的噩夢也遠比他們想象得要更加糟糕。

而對於那些窄樓居民來說,情況又是另外一副面貌了。

他們的身上早已經永遠攜帶著窄樓那種,陰森、頹唐、糜爛的氣質。

那種近乎死亡一般的冰冷與瘋癲。他們無法脫離他們習慣的劇本了。

盡管一開始只是NE的要求與強制,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隨著他們越來越熟悉這個劇本中的噩夢主人,他們會發現,鏡中的自己,反而變得陌生了起來。

他們究竟是誰?

自我?

當他們連自己是誰都無法分辨的時候,自我所指向的那個對象,又究竟是誰呢?

與其說是逃離窄樓的希望說服了這些窄樓居民,倒不如說,是對終極噩夢的好奇說服了他們。

無論每個人的心態是怎樣的,他們最終還是答應了聯絡人的請求。

當聯絡人帶著關於終極噩夢的消息,走遍他們所在的那一層的時候,此前已經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們不必說,那些未曾聽聞這個消息的人們,帶著一種異常的喜悅與換新,此外,就是一種惶恐。

他們不敢相信希望真的降臨了。他們生怕這不過又是一個,窄樓中似真似假的傳聞,誰也不知道從哪裏來,誰也不知道這個消息為什麽會出現,又是否會在不久之後就立刻消失。

但是這一次,聯絡人帶來了更加準確的時間。

“今天晚上十二點,我們就能知道答案。”

十二點!

人們幾乎不停地觀察著時間,不停地給自己倒數。他們利用這種辦法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然而那種彌散在整座窄樓中的狂烈氛圍,仍舊無法消散。

夜晚,十點鐘,徐北盡仍舊站在操控板的面前。

他幾乎站了一天。

偶爾覺得累的時候,就席地而坐。操控板也會順著他的視線降低一些。

他會和林檎漫無目的地聊著天,不過主要還是在處理聯絡人、守約人的事情。

他們花費了一整天的功夫,終於將所有人都聯系上了。

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絕大部分的原因是,丁億、戴無和蘇恩雅已經聯絡了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徐北盡只需要去尋找那最後百分之十。

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操控板——或者說NE的權限,給了他極大的幫助。

他可以隨時定位某一個人,遠程監控某一個人,並且與其取得聯系。

有一些聯絡人無論如何都無法聯系上的窄樓居民,或者一些把自己關起來的任務者,這些都是由徐北盡去聯系的。

不過,這樣的人好歹不是特別多。否則的話,他們今天能否完成這一切,也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