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見了(第2/5頁)

牧嘉實心中湧出一陣不祥的預感,他快步走出服務區的門口,目光掃視著外面的場景。其余的任務者跟在他的身後。

他們看見,一道黑色的人影,正在加油站中大肆屠殺。

黑衣人去了加油站?怎麽會這樣?!他不是應該直接沖著服務區來嗎?

一時間,牧嘉實的大腦像卡殼的齒輪,突然就停止了轉動。

丁億在旁輕輕說:“噩夢發生了崩壞,那麽,情況會不會和第四輪時候的不一樣了?”

“該死,時間不對!”老三驚呼了一聲,“時間已經向前推進了!!”

聽了這話,同樣因為黑衣人的突然出現而驚訝的牧嘉實,大腦猛地一轉,突然反應過來一個問題——剛才林檎說了,“他說媽媽死掉的那一天”。

可是,如果對於小男孩來說,現在他的路線是母親還沒有死的時間點的話,為什麽他會沒有什麽反應呢?

第四輪噩夢,小男孩來到服務區之後,同樣,他說了他母親死亡的事情。

他還說了,他以前見過那名超市收銀員,可是,如果那是他的母親還沒有死的時間點,為什麽他會見過戴無?

從這一點上,就可以完全打破之前牧嘉實所說的,當小男孩從黑暗的臥室中走出,他的母親是還沒有死的局面這一論斷了!

他出現了判斷失誤。他想錯了。

他剛才自信滿滿的、對於這個噩夢的分析與研究,大錯特錯!

牧嘉實驟然臉色灰敗。

在這個噩夢的後期,他都是獨當一面。不得不說,這激起了他的好勝心和自信。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幾乎遺忘了先前的慘痛經歷。

而現在,他再一次地失敗了。

當他說他是一個廢物、一個失敗者的時候,他的語氣是半真半假,帶著自嘲與寬慰的。他更像是在說,既然他是一個廢物的話,那麽只要是稍微好一些些的表現,也足夠令人滿意了。

……可他是嗎?

他是曾經窄樓底層真結局百分之一百成功率的,聲名遠揚的掘金者。

他因一次失敗而跌落雲端,他如鉆石一般堅實、璀璨的自信心出現了一條裂縫。自此之後,他自怨自艾,用自嘲的話聊以排解。

他當然可以再一次去往更高的樓層。至少他相信。

失敗從來不是什麽難以啟齒的事情。可是——他想,他會不會,再次失敗呢?

牧嘉實沉默不語。

這個時候,老三已經顧及不到牧嘉實的想法了。

他喃喃自語著說:“黑衣人去了加油站那邊……殺妻、逃亡、圍捕……逃亡的時候殺進了服務區,圍捕的時候被堵在了加油站……不,他可能,藏在了加油站?”

他整理著思路。

實際上,這個時候他也反應過來,牧嘉實之前的說法應該是有一點問題的。

問題不是出在前面,而是從他分析小男孩和黑衣人各自的路線開始。小男孩的路線並不是只有母親的死亡之路這一循環,而是疊加上了他的父親的逃亡之路。

盡管牧嘉實說,黑衣人的逃亡之路沒有帶上小男孩,但是,這終究是小男孩的噩夢,小男孩的路線,必然會囊括所有出現在這個噩夢中的因素。

而小男孩面對戴無時的表現,也證明了,當他離開黑暗的臥室,其實是他的母親已經死亡的情況。

可是……既然如此,為什麽黑衣人和小男孩同時出現在服務區的時候,黑衣人會突然消失?

他們為什麽不能同時出現?

等等,同時?!

……當這個問題驟然跳進老三的大腦的時候,他突然就明白了。

為什麽不能同時出現?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就不應該同時出現啊!

矛盾之處在於,現實中,小男孩的父親逃亡至服務區的時候,小男孩可能仍舊躲藏在黑暗的臥室裏,如同報紙上所說,等待著警察上門發現他。

所以,黑衣人當然不可能在服務區碰到小男孩。

這是噩夢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實際上,是任務者們在報數結束,即母親死亡之後,把小男孩帶出了黑暗的臥室,由此改變了噩夢中的事件順序。

如果沒有任務者的參與,噩夢按照現實中的時間順序重演一遍,那麽應該是:

小男孩一家三口出門遊玩,在服務區的時候母親去給小男孩買飲料,與超市收銀員有說有笑,於是被小男孩的父親認定出軌,兩人發生了爭吵,並且父親遷怒了服務區內的其他人。

之後他們回到家,父親殺死了母親,並且強迫小男孩在旁報數。母親死後,小男孩躲藏在臥室的衣櫃裏,父親逃往了服務區。鄰居報警,警察上門發現屍體和小男孩。

隨後,警方下達通緝令。父親在服務區內大開殺戒,吸引了警方的注意。警方縮小搜查範圍,父親逃入加油站(或是之前就隱藏在加油站),然後在加油站中進行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