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2/3頁)

說完,他直接將手中密信,遞交給晨暉。

晨暉接過,發現這封又是傅柏林派人送來的。

自從謝珣離開京城之後,他便通過傅柏林的眼睛,掌控著京城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

畢竟錦衣衛能探聽一切消息。

當然也包括皇宮所發生的的事情。

晨暉迅速看完,擡起頭著急道:“殿下,九皇子此舉明顯是沖著你來的。”

三日前,九皇子上書,請求遵照祖訓,將京城中的皇室勛貴派往封地。

雖說按照祖宗規矩,被封為王爵的皇子,都有各自封地。

但是自從前朝開始,太宗皇帝偏疼貴妃所出的幼子,便一直讓諸皇子都住在京城。

如今京城住著不少宗室王親。

郢王爺便是其中之一。

九皇子此舉雖然得罪人,卻是對謝珣的釜底抽薪。

若是郢王前往封地,謝珣身為郢王世子,如何還能掌控三司。

謝珣手握三司,權力之大,早已經淩駕在端王一派之上。

端王雖全力支持九皇子,可是九皇子草包性格,也讓不少人猶疑不定。

現在端王這是徹底跟謝珣翻臉,想要趁著他不在京城,一舉將他趕走。

晨暉勸說道:“殿下,我們現在遠在邊關,對京城之事鞭長莫及,若是九皇子和端王真的一意孤行,推動此事,只怕到時候皇上真的會聖心動搖。”

“你以為皇上不知他們的意圖?”謝珣略嘲諷。

端王太著急了,他想要將謝珣趕出京城,趁勢接手他手中的三法司勢力。

可是他也不想想,經歷了先太子謀反,皇上怎麽可能還會允許皇子一家獨大。

永隆帝之所以能夠忍受謝珣,是因為他乃是親王之子。

掌權可以,想要謀得大位,那就是大逆不道。

到時候朝臣也不會容他。

可是端王和九皇子不同,他們是皇帝的親生兒子,是皇子。

登基為帝,順理成章。

老皇帝確實是老了,再也沒了當年的雷厲風行,若是永隆帝再年輕二十歲,不會容忍這些皇子在他面前,玩弄這些權術陰謀。

可現在他唯有平衡各方勢力。

才能確保皇權的平穩。

晨暉略一沉思,心底擔憂略去。

謝珣問道:“殺手之事,查的怎麽樣了?”

雖然這批殺手的首領,被清明所殺,可是這幫人不會是憑空出現在邊關。

晨暉立即道:“我查了所有驛站的往來記錄,特別是從京城附近而來的商隊。果然查到一行商隊,他們在半月前從京城而來。他們在京城的商號是一家號稱賣絲綢的鋪子,先前我已經將這邊的信息傳至京城,請傅指揮使協同調查。”

他們二人正在廊下說話,就見府中老管家前來。

老管家恭敬行禮:“殿下,姚先生來了。”

姚寒山?

謝珣有些驚訝,自從姚寒山將沈絳帶到邊關之後,便行蹤不定。

他雖然偶爾出現,但一直行事神秘。

於是謝珣立即前往前廳,去見姚寒山。

姚寒山在廳內,本正在喝茶,一轉頭瞧見謝珣進來,有些詫異。

“殿下。”姚寒山起身。

謝珣立即回禮:“見過先生。”

他待姚寒山一向恭敬,沈絳的先生,他亦執學生之禮。

“殿下可是有所不適?”姚寒山觀察他的臉色,不由問道

謝珣輕笑:“偶感風寒,並不礙事。”

姚寒山臉色卻越發沉重起來:“世子身上所負之毒,乃是世間罕見。一般中毒者幾年之內,便會經脈斷裂,爆體而亡。世子因為尊師道遠禪師所授功法,而一直安穩至今。”

“可是世子殿下,凡事皆有定數,一切平衡都不可能永遠平衡。”

“總有會被打破的一日。”

謝珣安靜聽著他所說的話,臉上並未露出驚慌失措的表情。

對於這一切,他早已經心知肚明。

“先生所言,程嬰都明白。”謝珣頷首,神色淡然。

姚寒山不由嘆道:“世子既是明白,為何還要不顧惜自己的身體。”

謝珣沒想到,姚寒山說這番話,竟只出於關心。

他不由一笑:“世上事有可為,有可不為。倘若我真的時日無多,我唯一心願便是,阿絳能得償所願。”

多年前,他便已經得知了自己的命運。

活了這麽多年,已是向上天借來。

如今他還如此努力活著,便是要幫沈絳完成她的心願。

她要打敗北戎,殺死赤融伯顏,替父報仇。

他便傾盡所有財富,替她裝備西北大營。

她想要回到京城,給衛家洗清冤屈。

他也一定會活到那一日,他所有的牽掛,都只為她一人。

“世子可知,我來邊關之後,為何一直行蹤不定?”姚寒山突然問道。

謝珣搖頭:“並不知,還請先生賜教。”

姚寒山又是一聲長嘆:“那是因為沈絳求我,定要為你找到牽絲解藥。我曾獲得過婼伊族的一些消息,只是當初我遠在江南,鞭長莫及。如今到了邊關,自然要跑上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