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3/3頁)

他們都只是以看尋常女子的眼光去看沈絳。

可是沈絳早已不是尋常女子。

她受姚寒山教導,姚寒山從未將她束縛在閨閣之中,所教所授,皆是男子之道。

“我今日叫你過來,只想問你一件事。”終於,謝珣微垂著眼眸,居高臨下望過來。

傅柏林站在涼亭外面,謝珣立於亭裏。

“殿下盡管開口。”

謝珣清冷聲線響起,與周圍突然而知的清風融為一體,縹緲如霧:“錦衣衛指揮使之重任,你可願接下?”

傅柏林雖方才已聽他喊過一句,此刻卻還是駭得有些說不出口。

他微張了張嘴,只覺得喉嚨發幹。

男兒立於世間,又有誰真的能視滔天權勢如無物。

終於傅柏林在神色幾經變幻後,沉聲道:“卑職定不會辜負世子期望。”

“好。”

前方傳來的清冷之音,滿意至極。

*

第二日,謝珣終於接到宮裏傳來的聖旨。

他久避京城,皇帝卻有些不耐煩,將他叫回。這次倒是為了商議西北大營主帥之問題,沈作明戰死之後,他的繼任人選,應該盡快確定。

永隆帝坐在上首,望著底下眾位大臣,問道:“眾卿家以為,西北大營該由誰人接手,最為合適。”

“微臣以為,長信將軍左豐年乃是沈侯之下第一人,善謀略,為人亦穩重,乃是繼任主帥之最宜人選。”

“臣以為昭勇將軍宋牧最為適合。”

沈作明手下四位將軍,除了死去的許昌全,還有莽夫之名傳遍朝野的郭文廣,其余兩人都各有優點,因此這才一時爭論不下。

倒是謝珣坐在位置上,不僅一言不發,不時還以手抵唇,輕咳幾聲。

一副文弱的模樣。

這叫最近京中甚囂塵上的流言,越發有了幾分可信。

這些日子因為謝珣避居護國寺,京城裏都在傳言,世子殿下舊疾復發,只怕是時日無多了。

此刻看著他這一副蒼白柔弱的模樣,眾人倒是有幾分信了。

“程嬰,你身子若是不適,還是盡早讓太醫瞧瞧。”永隆帝關切道。

他好像忘記了那日在奉昭殿外的一切。

衛楚嵐死了,所謂的衛楚嵐遺孤也死了。

謝珣頷首,謝過皇帝的關心,這才幽幽道:“微臣以為,左豐年將軍乃是沈侯之下第一人,只是西北大營乍失主帥,恐怕人心不穩。”

他還沒說話,又輕咳了一聲。

眾人耐心等著他說完。

“所以微臣以為,此番不僅要重新任命一位主帥,還應封賞長平侯,以安軍心。”

這話倒是引來眾人的點頭贊同。

首輔顧敏敬點頭附和道:“長平侯戰死沙場,為國捐軀,實乃忠義至極,更是我等朝臣及天下臣民之楷模。臣以為聖上若是想要撫慰邊境戰士之心,應該重賞長平侯府後人。”

永隆帝也考慮起來。

他們所言,確實不無道理。

況且他也痛心失了一名如此猛將,是以痛快問道:“眾卿家以為,朕該如此賞賜?”

“臣以為此事還需……”

就在旁邊一位大臣正要打岔,謝珣卻突然打斷他。

他起身沖上首一拜,恭敬道:“臣以為,長平侯膝下無子,唯有兩女,理應封賞兩位姑娘。”

沈作明膝下無子,也並未過繼嗣子。

長平侯府的爵位,如今是懸而未決。

這次永隆帝望向謝珣,低聲道:“程嬰以為,該如何封賞?”

謝珣毫不猶豫道:“此番長平侯殉國,三姑娘沈絳遠赴雍州,為父收斂,實為大義。當年皇上封賞沈侯爺為長平侯,便是希望邊境長治久安,享太平盛世。微臣以為長平二字,不應斷絕。”

“微臣以為,不如皇上封三姑娘沈絳為長平郡主,以安軍心。”

謝珣說罷,跪拜在地。

雖遠隔千裏,他亦想要送她登雲梯,以助她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