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3頁)

如今瞧著謝珣盯著一盤點心發呆,清明反而湧現出一股更不妙的念頭。

果然,等衙門散了值,謝珣站起來。

清明趕緊問道:“公子,可是要回家?”

謝珣點頭。

於是清明趕緊去套車,誰知謝珣上了馬車之後,明明已經往故衣胡同走了好遠,就聽車內的人說:“回王府吧。”

啊?

清明一怔,卻趕緊將馬車重新調轉了方向,趕向王府。

郢王爺作為聖上的親弟弟,聖眷隆寵,就連王府都比一般親王府要大上許多。

郢王府的園子在京城內出了名的清雅別致。

光是園子裏假山的石頭,全都是從太湖船運過來的。

此刻王府裏本該清靜,誰知王妃院子裏竟熱鬧了起來。

謝珣一回來,就有人立即給郢王妃稟告,於是王妃趕緊讓小廚房又準備了膳食。

正巧郢王爺也回來了。

郢王妃笑道:“今個是什麽日子,要不都不回來,要不就一塊回來。莫不是兩人存心的吧。”

“肯定是世子爺念著您,特意回來看望王妃。”老嬤嬤在一旁,陪著說笑道。

謝珣先回自己院子,換了一身絳紫色錦衣長袍,用華麗的金銀色絲線繡著銷金雲玟團花圖案,腰間配著一根同色系的腰帶,將整個人勒著勁瘦修長。

一頭烏發不再只是簡單的青色發帶束著,而是用了色澤溫潤的玉冠束成發髻。

這樣張揚的顏色,卻被他穿出了清貴雅致。

清明瞧著重換了一身裝束的世子爺,心底不由感慨不已。

之前看慣了世子爺清貧溫雅的打扮,如今這一身矜貴,似乎又顯出不同。

要是三姑娘在此的話,只怕眼睛都要瞪大了。

清明突然發現自己腦子裏的這個想法,還真是危險。

好在謝珣並不知他的想法,只是在丫鬟給他配上玉佩之後,便起身走了出去。

沒一會兒,他就到了郢王妃的院子裏。

整個院子顯得格外明亮,廊下掛著一排燈籠,似乎就在等著誰似得。

謝珣進去時,郢王妃便立即站起身,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半晌,竟詫異道:“臉色好看了許多。這個清明,我該好好賞他,竟將你照顧的這樣好。”

“母親這些日子,在家可還好?”謝珣淡聲問道。

郢王妃點頭:“我一切都好,你不必憂心。”

兩人剛說上話,郢王爺便到了。

王妃見狀,立即說道:“既然都到了,就先讓人擺膳吧。”

她瞧了一眼之後,竟覺得眼眶微微發熱,還是謝珣察覺到她情緒的波動,輕聲說:“母妃可是有不開心的事情?”

“不是不開心,是太開心了。”郢王妃望著他。

明明是她自個生的孩子,可是謝珣打小就是個玉人兒。

小時候聰慧過人,格外招人喜歡,於是太後也喜歡他,便幹脆招了他進宮中長住。她這個當母親的,即便再想兒子,也只能隔著兩三日才見上一次。

那那會兒覺得,在宮中也好,畢竟長在太後和皇上的眼皮子底下。

誰知,這卻成了她此生最後悔的事情。

再後來,他住在佛寺之中,一住就是小半年。明明不是佛家弟子,卻勝似佛門弟子。

她想他時,就在家中燒香拜佛。

偶爾太過思念,便偷偷跑去護國寺,卻不敢叫他看見。

道遠大師說過,他的病要細細養著,不宜大悲也不宜大喜。

所以幹脆遠離父母親人,才是最好的。

郢王爺見狀,趕緊道:“程嬰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便不要說那些不開心的。”

三人在桌上坐下後,郢王爺望著他,問道:“京兆府的事情,可還做的順手?”

“目前正在查一樁案子,案情雖有些復雜,但到底有些頭緒了。”謝珣不緊不慢說道。

郢王爺聽到這話,別提多滿意。

這樣才對,哪怕如今只是個七品的推官,可到底真的像釋然法師說的那樣,他漸漸融入紅塵,不像從前那般,一心只念神佛。

郢王爺這下對釋然的惡感,又緩和了不少。

等上菜之後,雖有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可筷子停歇的時候,偶爾還說上兩句。

就在相談甚歡時,郢王妃突然笑著說道:“我聽說今年皇上要給皇子們指婚,前兩日太後特地招我入宮。”

“既是給皇子指婚,招你入宮為何?”郢王爺不解道。

郢王妃氣不打一處來,她說道:“程嬰如今已二十有一,早該考慮婚事的。”

若不是去年謝珣在加冠禮上,要出家的事情,郢王妃早就開始給他相看了。

謝珣的筷子略頓,隨後他慢慢放下。

許久,他低聲說:“給我指婚嗎?”

不知為何,他發出一聲極低的笑聲,這一聲叫王爺和王妃,同時一愣。

郢王妃以為他是不願,急忙問道:“程嬰,可是心中已有心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