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2/3頁)

沈絳每次在外露面時,便時常會引起回首相望的,更別說,今日身邊還多了一個程嬰。

好在四人在大堂裏坐下後,眾人就收回了視線。

好在這些驛站往來的客商,很多人只是在這裏歇上一晚就走了。

所以昨晚沈絳玉佩之事,當時圍觀的人,如今已離去。

至於那枚玉佩,阿鳶倒是從那個商人手中買了回來。

不管如何,這是沈絳母親的東西。

既然楚凜不要,就該還回來。

此時大堂恢復了之前的熱鬧,中間幾桌幾位客商正在閑聊。

其中一個留著八字胡的中年男子道:“再過一個多月,便是浴佛節,我聽聞今年的浴佛節極盛大,便是連宮裏的太後娘娘都會親自參加前往護國寺參加。

“到時候肯定熱鬧的緊,說不定還能多做幾筆生意。”

此時另一桌的客人,卻道:“怎麽可能,不是說自從那件事後,太後已厭棄了護國寺。”

“此話怎講?”

先前說話的,顯然是經常往來京城,消息也比旁人靈通些。

他故意伸手捏了捏胡子,拿喬道:“此事要真說起來,那可就說來話長。”

“兄台是見多識廣的,不如將其中的內情,說與我們聽聽。”

這位美須中年,見有人這麽問,笑道:“如今天色尚早,那我便說說。”

“此事要說起來,還是與那位郢王世子有關系。”

突然旁邊一年輕男子朗聲說:“郢王,莫非就是今上那位一母同胞的兄弟?”

“正是。說起來郢王爺自今上登基後,便深受聖上偏寵,一直未前往自己的封地,而是留在京城中,也正是因為他是今上唯一的同胞弟弟。只不過這位王爺,子嗣不盛,膝下統共只有一位嫡子。”

“所以這位世子爺,打出生就被太後和聖上疼愛。”

民間有小兒子大孫子的說法,皇家也不例外。

太後偏疼小兒子,自然對小兒子唯一的孩子格外偏寵。

“郢王世子從三歲就被接入宮中,吃穿用度與皇子無異。直到世子爺五歲那年,突然生了一場大病,宮裏的太醫都束手無策。最後是郢王爺親自請了護國寺當時的主持道遠法師出手,才救的世子爺性命。”

“世子痊愈之後,郢王爺感念法師的救命之恩,便讓世子爺拜入法師門下,成了一名俗家弟子。”

大晉皇室篤信佛教。

後宮自太後起,帶頭吃齋念佛,每逢太後生辰,各宮嬪妃抄經獻殷勤。

而前朝的皇帝也不慌多讓。

得空便要與這些佛法精深的大法師們,參禪悟道。

這位郢王爺讓世子拜大和尚為師,倒也不算什麽驚世駭俗的事情。

“知恩圖報,郢王爺倒是一片赤忱之心。”

以郢王爺的尊貴地位,倒也不必這般,他這麽做,倒是讓人稱贊。

原本正講到興頭上的中年男人,聽到客人這句話,突然嗤笑了聲。

他說:“可事壞就在壞在這裏。”

壞在這裏?

大家的胃口一下被吊起。

可對方卻端起面前的茶杯,不緊不慢的喝了一口水。

等見眾人臉上流露的急切神色,他才繼續說:“去年是世子爺的加冠生辰,可就在行加冠禮那日,世子爺人卻不見了。”

旁人聽到這裏,恨不得耳朵都豎起來,他卻又停下。

好在這次,他及時開口說:“世子爺居然在這日離開家中,前往護國寺,竟聲言要出家,從此斬破紅塵,遁入空門。當時郢王爺帶著人趕到時,剃度的大殿外頭坐著滿地的和尚,世子爺的頭發都散開了,而剃度法師的刀子就差那麽一寸,就落下了。”

中年男子用手指間,比了比距離。

他說的活靈活現,眾人眼前仿佛真的出現了這一幕畫面,一身白衣的男子,清冷出塵的端坐在佛像前,身邊站著的法師手持剃度戒刀。

堂堂天潢貴胄,竟要遁入空門。

還有比這荒唐出格的事嗎?

“據說當日,要不是太子派人及時攔著,郢王爺差點就砸了那百年護國寺的廟門。”

這位中年男子倒有幾分說書的本事。

這段講的精彩紛呈,讓大堂裏議論的越發激烈起來。

有客人激動一拍桌:“要我說,要不是這些和尚慫恿,世子爺這樣的身份,何至於如此。”

“就是,郢王爺膝下只有一子,這豈不是要讓人……”

雖說這驛站是在荒山野嶺,沒有什麽探子。

可‘斷子絕孫’四個字,還是沒人敢說出來。

不過有此想法的,顯然不止在場眾人。

此事後,聖上和太後都震怒不已。

太後雖喜歡禮佛,可她卻不會想親眼看到自己的親孫子遁入空門。

“所以自此之後,聖上再未宣過護國寺的大師們進宮參禪悟道。”

這幫和尚憋著要讓自己親弟弟的兒子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