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第6/7頁)

“記住了!”

水師營沒了氣焰,孫信便開始分組。

兩千六百人分為十三組,每組二百人,分別由十三位教頭帶領。

他們必須熟記水師營的規章制度,必須每天進行隊列、四百米障礙、越野跑等訓練。

這些都是一個士卒的基本素質。

初見成效後,他們從岸上轉移到船上訓練。

主要訓練他們在船上的穩定性以及機動性。

這些對於他們來說不算難事。

但一支隊伍是否合格,不僅僅在於個體專業技能,還在於能否配合默契。

這一點元銘曾耗費過很大心思,但見效甚微。

而今水師營的兵卒們,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已經能夠形成條件反射,具有相當不錯的服從性。

元銘深感欣慰。

轉眼到了冬至,慶州城內外飄滿餃子的香味。

樓喻從新城騎馬回到王府,剛解開大氅,忽聞城門駐軍來報:“啟稟殿下,南門外有人聲稱是滄王世子,想要求見殿下!”

“……”

樓喻愣了好一會兒才道:“他什麽模樣?”

駐軍盡可能地描述清楚。

樓喻皺眉:“就他一個人,沒有車駕?”

“還有一個護衛。”駐軍頓了頓,小心翼翼道,“他們形容有些狼狽。”

樓喻先是叫來馮三墨,讓他去查滄州的消息。

而後重新系上大氅,吩咐人備一輛車,帶著馮二筆騎馬趕到南門。

樓蔚抱著膀子瑟縮地站在城門外,充滿希望地看向城內。

他反復不停地問:“阿大,阿喻不會忘了我吧?他不會把我丟在城外吧?他……”

“殿下,您不用擔心。”阿大溫聲安慰,“喻世子心地善良,肯定不會見死不救的。”

樓蔚愁紅了眼睛。

“可是、可是慶王手上也沒兵了啊。”

阿大沉默地低下頭。

自從聖上收繳兵權後,滄王手裏是一點兵都沒有了。

滄州駐軍也就一千余人,碰上叛軍大規模攻城,根本守不住。

滄州官吏死的死逃的逃,滄王府被叛軍包圍,也不知王爺和王妃現在如何了。

若非他和殿下幸運,恐怕都逃不出滄州城。

阿大悲從中來。

“阿大,你看,是不是阿喻來了?!”樓蔚驚喜地望著前方。

阿大擡頭望去。

慶王世子身披朱紅大氅,騎在高頭大馬上,神清骨秀,貴不可言。

比在京城時,愈加雄姿英發。

何以被奪軍權後,喻世子還能這般氣勢熏灼?

樓喻至城門,乍一見到樓蔚和阿大,差點沒認出來。

這也太狼狽了吧!

蓬頭垢面、衣衫襤褸,說是乞丐都不為過。

也就是守門的敬業,還去王府通報,否則早就被人趕走了。

“阿喻!”樓蔚瞬間眼淚汪汪。

樓喻下馬,在距離他們幾步外停步。

“你怎麽搞成這樣?”

樓蔚抹抹眼淚,“阿喻,你能不能先收留一下我和阿大?我們好幾天沒吃東西了。”

樓喻:“……”

真的太慘了。

他立刻道:“快上車,我帶你們回府。”

樓蔚和阿大感激不盡,爬上了馬車。

回到王府,樓喻吩咐下人準備熱水給兩人洗漱,又備上幹凈衣物。

兩人洗漱完畢,煥然一新。

樓蔚忍住腹中饑餓,說:“阿喻,初次登門,我得先拜見王爺、王妃。”

“先填飽肚子再說!”樓喻吩咐人上了幾盤餃子。

他道:“今日冬至,府裏包了不少餃子,咱們一起吃。”

阿大俯身一拜:“喻世子,您與殿下同食就好,我……”

“別廢話,坐下吃!”

樓喻一聲強令,阿大不知怎麽,下意識就坐了下來。

吃著吃著,樓蔚突然掉起了金豆豆,最後嗚嗚咽咽哭了起來。

樓喻溫和又耐心:“到底出什麽事了?”

“阿喻,”樓蔚哽咽地抹抹眼淚,“滄州、滄州被叛軍占了,我爹和我娘還不知道會受什麽折磨,嗚嗚嗚嗚。”

樓喻頭腦清醒,問:“滄州被叛軍攻襲,滄州知府沒有向朝廷求援?”

總不可能連送個信的工夫都沒有吧?

“喻世子有所不知,那些叛軍聲勢浩大,滄州駐軍根本就沒有抵抗之力。”阿大解釋道。

樓喻暗嘆,滄州富庶是出了名的,兵力又不足,叛軍當然不可能放過這頭肥羊。

他問:“那你們逃出滄州後,可有向朝廷求援?”

阿大道:“我們逃出來時什麽也沒帶,眼下各地叛軍四起,朝廷亂成一鍋粥,就算我們求援,可沒有知府印信或王爺印信,朝廷恐怕不會管。”

朝廷都自顧不暇了,還會管滄州?

朝廷軍和天聖教還在桐州打得火熱呢。

桐州距京城算不上多遠,要是不把桐州的起義軍剿滅,皇帝一定會坐立難安。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